人才是企业一项战略重点
2014-01-15 22:49: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方芳 浏览46次
企业喜欢宣扬员工是其竞争优势最大源泉的观点,然而,令人吃惊的现实是:在面对如何发现、激励和留住员工的挑战时,大多数企业还是像十年前一样缺乏准备。
人们普遍认为,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代价高昂的努力大都以失败告终,这使得许多企业高管更觉灰心丧气。过去十年间,企业为建立人力资源系统和流程进行了大量投入,人才问题已无可争辩地提高了其在董事会议事日程上的位置。尽管这些措施值得称道,且势在必行,但企业还做得远远不够,甚至只是做了些表面文章,甚至白白浪费了资源。太多的企业仍将人才管理视为短期的战术问题,而不是将其视为长期业务战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企业高层加以关注,并且投入充沛的资源。
为了成功地管理人才,企业高管必须认识到:人才战略不能仅仅只关注绩优者;不同性别、年龄和国籍的员工是出于不同的原因为某家企业工作(并继续留任);人力资源职能需要具备更多能力并获得更多鼓励,以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高管们有了这样的认识,人才管理才能在业务战略的核心确立起自己的地位。
三个外部因素——人口状况的变化、全球化和知识型雇员的增加——正迫使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然而,挑战并不只是来自于外部;企业内部的问题也使得情况恶化。
内在敌人
企业高管目前遇到的人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他们自己。的确,对于短期业绩的偏重在很大程度上应由股东和投资分析师们负责,但管理人员往往是以被动反应的方式对待人才——比如,只有当新产品销量猛增时才去招募更多的销售和营销人员。由于对人才这种无形资产的投资被视为费用而不是资本,管理人员可能会通过削减用于人员开发上的可支配支出来提高短期收益。这一趋势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人才短缺阻碍企业发展,带来更大业绩压力,而更大的业绩压力又进一步促使企业高管将注意力放到短期业绩上。
当企业确实把人才作为战略重点时,它们经常陷入另一个误区:即狭隘地关注人力资源系统和流程,而忽视大多数障碍所在之处——人们的头脑。一位金融服务高管指出:“思维习惯才是人才管理的真正障碍。”
人力资源部门日益下降的影响和愿意在那儿工作的人才缺乏更是于事无补。我们的调查证实了人力资源部门影响日益下降的观点。接受我们访谈的企业高管批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缺乏业务知识,认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以一种狭隘的行政管理方式在开展工作,而不是去解决人才战略和劳动力规划等长期问题。正如一位人力资源总监所言,企业高管 “不认为我们拥有业务知识,足以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洞见。我们按别人的要求做许多事情,他们并不把人力资源视为一个专业。”
更清楚地思考人才管理
用于招募、培养、留住员工的人才系统和流程在任何成功的人才战略中都处于核心位置。然而,我们过去十年的经验表明,企业还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以确保能获得充足的人才供应。人口状况、全球化和知识型工作的特点都构成了长期的挑战,它们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主张,即企业应把劳动力规划和人才管理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位置,高管们应在这些问题上投入更多时间。我们已经在我们认为人才战略可能产生更大影响的三个重要领域扩展了对于人才争夺战的思考。
针对各个层次的人才
十年前,人才争夺战调查为强调招募和留住企业的A类员工(业绩最优的20%左右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当时我们的研究显示,这些绩优者改善运营效率和提高销售与利润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出一倍。因此,我们主张绩优者的薪酬应比一般人高出40%。
顶尖人才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没有减少,但是今天更加明显的一点在于,企业无法承受因忽视其他员工的贡献而付出的代价(相当重要的原因是知识型工作的扩展)。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也已凸显了包容性的重要性:顶尖人才要在与各类员工的充满活力的内部网络中工作才会更高效。当这样的社会网络缺失或隔绝时,业绩也会受损。我们的经验甚至显示,强有力的网络有助于留住变化无常的Y一代年轻专业人员。
因此,企业必须满足组织中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未受到赞扬的群体——一线员工、技术专家乃至间接员工(如:为供应商、承包商和合资伙伴工作的员工)——对企业的总体成功来说往往与A类员工一样至关重要。经验表明,仅关注绩优者可能打击组织中其他员工的士气,进而损害企业的总体业绩。
一个更为包容的方法,是把员工队伍视为由多个积极创造或运用知识的人才群体组成的一个集合体。我们知道的一家企业,就向其在运营中所依靠的当地合资伙伴的员工提供与自己的员工相同的培训和发展计划。通过这种方式,该企业确保了整个员工队伍的业绩达到预期水平。
在中国,花旗集团、通用电气和汇丰银行这样的跨国公司必须与当地企业激烈争夺人才,它们度身定制员工价值主张,以突出参与真正决策、获得职涯发展、享受住房和教育福利及进行学习等的机会。自主性和发展道路不仅在招聘时具有说服力,而且对许多人来说也是继续留在一家公司供职的理由。
更有针对性的职涯道路还能在新人才的争夺中带来好处。如石油服务集团斯伦贝谢引进了一个被证明在技术界有较强激励作用的方法:向被招聘者许以提升、地位和与高级经理相当的薪酬,以及参与制定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日程的机会。对这些技术专家的业绩是由高级技术人员而不是部门经理来进行考核。此外,通过引入适应流动性和其他生活周期需要的灵活的工作方式,斯伦贝谢在石油勘探和生产行业成为了女性工程师的主要招聘公司之一。
强化人力资源部门
十年前,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主要专注于制定和管理标准流程,特别是招聘、培训、薪酬和业绩管理。我们那时和现在都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应该维持其对业务战略的影响,为公司老总和各业务单元的部门经理提供可信和积极的建议和支持。只有人力资源部门能将业务战略转化为详细的人才战略:例如,企业为了执行其业务战略到底需要多少员工?在哪里需要这些员工?这些员工又应该拥有什么技能?
不幸的是,人力资源高管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在过去十年间出现下降,该职能部门也未能建立起许多关键的能力。我们的调查显示,58%的部门经理认为,人力资源部门缺乏必要的能力去制定符合企业业务目标的人才战略,但在我们的访谈中,只有25%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认同这一观点。
本着同样的精神,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更好地了解员工细分和内部营销,以创造和定义多种不同的员工价值主张。例如,西南航空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就利用这些技能,将其联系的一线员工视为内部客户,像公司的营销人员研究外部客户一样积极地研究那些员工的需求和偏好。
最后,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掌握更为深厚的业务知识。例如,在宝洁公司,人们希望有抱负的人力资源经理要么到一家工厂任职,要么随某位大客户经理一起工作,以了解业务单元的实际情况,获得业务单元经理的信任。可口可乐公司让绩优的部门经理轮岗到人力资源部门任职两三年,以培养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使人力资源部门对业务单元而言更为可信。
随着人口状况、宏观经济和技术方面日益加剧的变化使得企业面临的压力加大,企业需要将人才管理视为一项业务重点,企业高管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制定能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战略。如果企业凭借这样一个战略能培养各个层面的人才,并且强化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和能力,那么,这个战略就成功了。
责任编辑:abler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