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热且闷,浏览网上消息,最近对唐骏学历门关注象天气一样,很热,但是有感觉闷闷的。这个社会作假的太多,不是不明白,世界变化快。对于此种现象产生的现状分析和感慨网上已有多个名家点评。谨以此做引子,以猎头的角度说说简历的虚假性情况。
简历大多有虚假,这可以说是被形势所迫的潜规则,是因选人门槛所迫。有的是影响人才进出的任职人员对某些学历、经历的偏好造成;有的是甄别人才的标准难以把握,为了图省事,设定硬条件;还有的是希望选到标准型,要符合条条框框所致。可以说90%以上简历都有不同程度的虚假,包括有些包装和偷换概念。
一、第一层次虚假:美容手术,包装上市
简历信息的重点内容不外乎履历、学历、薪资水平等,其中履历包括任职单位、职位、从事过的项目等,其他还有一些基本信息,如住址户口、年龄等。一般来说,基本信息不太作假。最容易作假的集中在前几类。
第一层面作假当然程度不会很大。属于小打小闹,不损主体。对于学历,一般会把研究生研修写成硕士,虚构培训经历等。对于任职单位,一般会做一些调整,跳槽频繁的会适当删减几个短期从事工作的企业。某些任职岗位则会按照面试者的审核逻辑连续起来,比如任副经理的改为经理,职务系列之间调整的,改为一个职系内部任职,比如原从事统计会计工作,以后做人力资源的,就把此前都改成人力资源任职经历。一些任职角色会调整为有利的情况,些职能外延和拓展,比如有些参与的项目写成主持,某些执行类的拓展为规划指导。这类情况一般基于求职者根据求职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真实情况为主体,修饰雕琢一番,就可以出炉上市了。这类人群大概要占50%.
这类人群一般在被面试者问到破绽后,会支支吾吾面露愧色,但也能主动根据事实解释。而面试者了解后如不影响大局,也就见怪不怪了,如果性价比好,一般不会影响录用。
第二层次虚假: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对于学历,会把专科写成本科,面试时如被问到再声明注册简历时选择错了。会假造一些职业资格证件等。行业、任职时间会虚假的更深一层。比如有些任职十几年的高层,可以把刚参加工作的几年完全修改成业内人士经历,任职时间有的呆了几个月,可以写成二年,有的做的是混事的角色,堂而皇之的写上高层的名头。这类人一般在业内多年,很多流程、名词熟悉,一般面试者如只是表面问问,容易被其迷惑。但近几年的经历一般不会改的很乱,因为害怕背景调查。
如果被看出马脚,一般会左右而言顾其他,并不断补充一些细节小事来谄媚迎合面试人员,满口“我们职业经理人”如何如何。这类人的情况不仅是能力问题,而且涉及到人品方面。试想即使不会出太大问题,谁又想用这样华而不实的人呢?这类人大概会占应聘者的20-30%左右。这种人的目的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即使被雇主辞退,等下一次应聘又多了一次经历和见识,可以书写一笔。
第三层次虚假:全盘定制,瞒天过海。
这类人的简历完全配合自己外在情况,也就是说简历完全配合其经过自身表现的包装给你的面试印象。简历为辅,表现为主。当然一要简历自圆其说,不露马脚;二要难以考察。一般学历会伪造假证,经历会无中生有。所经历的公司要么跟面试公司地域很远,要么名不见经传,要么已经撤销,或者超大公司里面难以查询,使对方难以核对。任职单位可以乱写,更何况任职的职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是这类人能言善辩,有的以硕大的名头使职位低级的人力资源招聘者难以应对;有的佯装个性,诱使企业注意;有的曲意迎合,摸清老板脾气;还有的滔滔不绝,完全自拉自唱,借以掩盖内心空虚。这类人往往对偏远一点的中小企业下手,因为招聘流程不规范,企业里面招聘人员受阅历经验限制会大上其当。这一类人会占求职者的5-10%左右,而且一般年龄会稍微偏大,社会经验丰富。
对于人才甄选,需要火眼金睛和照妖镜。火眼金睛就是依靠猎头练就的资深经验、阅历、知识面,再辅以科学测评;照妖镜寓意背景调查。对于高级人才,背景调查虽花费一些成本,但还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