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华为“备胎转正”刷屏,HR终于领悟关键岗位管理的重要性!
美国对华为一事持续升温,海思团队的芯片技术宣布"转正",任正非接受采访首谈“备胎计划”也刷爆了朋友圈。在主任看来,HR眼中的“备胎计划”就是企业关键与核心岗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曾有三茅小伙伴向我吐槽,一家不到50人的小公司,突然营销部核心骨干和财务经理同时辞职,让HR措手不及,只得花大价钱挽留,同时马上在市场上寻找接替者。如果HR能提前做好防备,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也会安然面对。
谁是核心或关键人才,我认为,就是给企业利润带来80%贡献的那20%左右人员,这需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产品/技术/服务/研发等实际情况,兼顾有形或无形、直接或间接利润贡献,确定下来这部分岗位,并且可以根据企业发展变化给予不定期调整。
既然是核心或关键,那么,企业上上下下都必须得重视重视再重视,对这些岗位或人员的管留找,我是这样认为的:
1、管
在所有通用规章制度管理基础之上,我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3种管理策略:
1)鞭打快牛
这些员工,个个都是5商超群的,特别是智商,更是一个顶叁,在他们为公司服务的有限年份里,如果不尽力“挖掘其潜力”为公司所用,对公司来说,既是人才的浪费,更是白花花银子的流失,对这些员工来讲,既是青春的浪费,也是能力、尊严、业绩的不重视。
大胆的为他们设置超标准、严要求的绩效目标吧,他们吓不退、压不跨的,他们有的是办法来漂亮完成,相信他们的5商。
2)名利奖励
当然,牛儿快些跑,还是得多赏些草。
我认为,既然80%的利润都是他们创造的,那么,80%的人力成本是不是也要想办法集中运用到他们头上啊。如果想鼓励他们,不要说工资、奖金这些名目了,只要动脑筋、不吝啬,一定可以想做许多给他们发银子的名称,你说呢。
他们只要有贡献、做了突出业绩、有创新了,就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
比如:工资奖金使劲发、各种福利齐上阵、大奖小奖挂胸前、个人名字命项目等,甚至搞一些只有少数几个高管知道且需严格保密的特殊贡献奖等。
3)例外管理
如果把制度比喻成一条大河,如果这条大河只有干流,而没有支流的话,那么,这条河估计不用多久就会断流。那些支流,不但为干河提供源源不断的来水,更保证了流经之地人民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用水之需。
制度也是一样,如果一条直线走到底,没有为某些特殊贡献的员工充分考虑适合他们特色的制度,那么,是不利于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所以,要结合他们工作特点、作息规律等,以及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工作,结合公司管理需要和倾听他们充分意见基础上,一定要适当出台一些只适合于他们这个群体的“例外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可以在他们内部公开,如果条件成熟,也可以向全体员工公开,只要做好解释说明、条件限制等,是可以顺利实施的,这也是合理合法合情的。
2、留
我认为,公司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思考较长时间留下这些核心人才的措施:
1)及时关心
核心人才也是人,在努力工作、做出贡献的时间,更需要及时表扬和问寒问暖。
在不影响他们休息和工作的情况下,安排好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及时的现场关心。特别重要的是,关心绝不能走过场、完成任务,必须是出自内心深处、设身处地的。比如:送碗暖身的鸡汤、及时开启忘记打开的空调、轻轻拂去沾在衣服上的纸屑等。
这些关心,必须及时做到位,不能事后弥补。当然,也不是事事都要关心,主要是那些重大、关键的事情,或做出了明显突出的贡献,或完成工作明显提前很多。
关心,需要拿捏好度,不能不关心到位,让他们心寒,也不能关心过度,会滋长他们的自满情绪,对今后管理也是不利的。
2)关怀家属
要想更好的留下他们,只关心他们本人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他们的家属,便是我们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当然,以直接近亲属为好,比如:夫妻、子女、父母等,如果公司有更大的能力,能够关怀到其他亲属,当然也很好。
关怀,建议主要以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需要为主,比如:生病,帮助联系比较有名气且对口的医院医生等;旅行,可以推荐诚信度较高而且费用相对划算的旅行社;家教,可以推荐费用恰当与教学效果较好的老师。
做为HR部门或管理者,如果“一心只搞工作”,恐怕是手中是难以有这些资源的,所以啊,功夫在平时,资源用处大。
3)事业吸引
根据需求层次论,每个人都希望受到更多的人尊重,我认为,在当今社会,老板就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而且会越来越受别人尊重。
要留下他们,就可以把他们真正拉进来,成为“大老板”下的“小老板”,可以有两个办法:
一是合伙。即承包某块业务或项目,当然,签相关协议,明确责权利就十分重要,凡事以书为证为好。
二是股份。让其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责任心就会更强,较长时间留下来的可能性就更大。
3、找
想从大众招聘市场招到可以现用的核心人才几乎没有可能性,因为别人的心都没死在你这里,凭什么全力以赴的傻工作,一切的一切还不是“骑驴找马”——走着瞧,还需要相互认真观察、考查好一阵子,那怎么办?这些核心人才,从哪里来?
1)眼光向内
任何核心人才,也不可能从开始就是,都是有一个相互适应、逐渐发光的过程。于是乎,现在看起来不是核心或关键的人员,凭什么就断定今后不会发展、演变成这些人物呢?
也就是说,那些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充分理解认可公司文化,在关键或核心程度上,目前处于“次关键次核心位置”的一干人等,就是我们应该认真发现、引导、培养、影响的对象。
如果你不去及时发现、培养他们,他们就会向外去发现更好的单位,那些单位就会从感情、收入等方面去培养他们,等他们提出离开时,给你的惊喜,只是质变罢了,其实有一个相当长的量变过程,只是你没有去认真对待。
2)信得过的
为什么世界上许多百年企业是家族企业,其实,他们在打造核心或关键人才团队时,往往注重了“从现象核心团队发散开去”的思路。
也就是说,让现在的核心人才培养、寻找自己离职/退休的接班人,各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等,不断从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中去发现年轻的可塑之才,从感情角度去捆绑他们,让他们只能前进,只能把工作做好,不给任何机会打退堂鼓。
人嘛,只要方向明确、不断努力、亲友帮助,假以时日,普通人也可以成长为不平凡的人,看看那些有成就的人,其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以上核心人才的管留找办法,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什么其他想法,欢迎多多交流,谢谢!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