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上海毕业生打破地域观念 勿死守上海
2007-11-16 18:23:00 来源:人才网信息中心 作者: 浏览46次
又是一年就业时。进入10月以来,企业举办的招聘宣讲会在高校陆续“开张”;下月,宣讲会将更加集中。
据悉,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今年增加50多万;明年本市大学毕业生约15万人,比今年增加7000余人。新一届大学生就业竞争依然激烈,同时也呈现一些新的变化。
知名公司“放下架子”
尽管大学生就业面临人才“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但同样不争的事实是,真正优秀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依然非常难得,尤其是在专业性强的领域。
为吸引最优秀人才加盟,前不久花旗银行在上海财大举行了招聘宣讲。该银行副总裁等高层管理人士亲临会场,耐心回答学生提问。艾意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复旦举行宣讲会,提前一小时来到学校,为学生提供模拟面试的机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往年赶“早班车”走进校园举行宣讲会的,主要是一些著名跨国企业,今年则出现了不少国有企业,以及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所占比例还不小。
网上求职颇受“追捧”
通过网络找工作已不是新鲜事,但笔者发现,如今学生求职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华东师大学生小向说,他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浏览网上的招聘信息。
大学生网上求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相中”自己满意的几家公司,定期上该公司的网站浏览“人才招聘”专版,对该公司的信息了然于胸,另一类是“泡”在51job、智联招聘等知名求职网站以及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上,根据情况投递简历。特别是学校的就业网,招聘信息更有针对性,许多学生每天要登录三四次。
不少学生表示,一味参加各种招聘会遍撒简历,不仅耽误时间,而且效果并不理想。网上信息量大,操作起来方便快捷,有时还能省去不少就业成本。通过网络,一名学生在一个月内投出四五十份简历的情况并不鲜见。
学校服务更加“贴心”
沪上高校的就业服务更加细致周到,体现个性化。上海交大从9月中旬开始,就如火如荼地举行毕业生求职指导系列讲座,如“成在谋划——大学生职业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等十余场。专业人士分析不同行业的就业特点,讲解如何根据应聘行业和岗位特点制作简历、面试技巧等,为大学生找工作提供“菜单式”指导。
同济大学推出“一对一”个性化咨询服务。如学生愿意,有关教师将跟踪观察其求职历程,给予指导和帮助,大多数同学对这种“贴心”服务十分欢迎。不少学生表示,只要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机会还是很多的,即使一次求职不成功,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求职不必“死守”上海
不少毕业班学生已进入“战斗”状态:联系实习单位,投递个人简历,在招聘宣讲会之间奔走……有的甚至完全忽略了学业。有的学生为了毕业后能继续留在实习单位,已经“豁”出去了,连续几周都不去学校上课,即便回校一次,也因为太疲惫,一上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指出,有的学生担心错过机会,只要是大企业举办的宣讲会就一场不拉地去听,事实上很多企业招的人非常有限,学生求职目标不明确,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许多毕业生求职“死守”上海,认为上海“机会多,待遇高,自己也比较熟悉”。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指出,相比上海的公司,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企业来校举行宣讲会,学生的反应就冷淡得多。事实上,长三角地区许多企业也很有实力,求贤若渴,愿意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毕业生不妨打破地域观念,放宽眼界,做个“长三角人”。
责任编辑: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