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企业用这种直白的方式,表达出对充满活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的青睐。35岁,似乎成为两拨人的分水岭。那么问题来了:超过35岁的人都去了哪儿?
近日结识一位全职妈妈,她讲了自己的故事,一个化茧成蝶的逆袭故事。很难相信,几年前那个充满怨念的颓废女性,和眼前这个充满自信、谈笑风生的女作家联系在一起。
读大学时,她是一个喜欢小说、诗歌的文艺青年,经常有佳作在校内外的刊物上发表。工作后,她也没有丢下这个爱好。一杯清茶、一台电脑、一个灵感,陪伴她度过一个充实的周末下午。
后来恋爱、结婚、生子,属于她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只好远离写作,左手带娃,右手工作。
工作方面,她兢兢业业、勤勉努力,却始终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多年徘徊在底层岗位,收入水平自然徘徊在低位。
婚姻方面,丈夫对她颇有微词。丈夫希望她把精力更多分给孩子,她却想再拼一把,丈夫对她咆哮:“你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她像很多人一样,担心职场35岁这个大限。直到有一天,她意识到这种状态不能再持续下去。她选择辞职,做了全职太太。
不过她没有整日无所事事,而是重新捡起写作,稍加点拨,便在各大杂志和公众号接二连三地发表。写作带给她收益,也帮她找回那个自信的自己。
她的同龄人,却挣扎在“中年危机”的泥淖。这道分水岭,那么鲜明,却又那么扎眼。
这位全职妈妈非常幸运,用自身才华逃离了“中年危机”这只年兽的追击。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她的硬实力,只能忍受老板的“蹂躏”,只能在惶恐中工作、忐忑地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导致大家这么焦躁的罪魁祸首,莫过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老板。他们不念旧情,不感激老员工多年的付出。只要时刻一到,就祭出那把“裁员”的“屠刀”。
为什么企业对“油腻大叔”这么苛刻?
首先随着岁数增长,人体机能大幅度下降。这是不可违抗的生理规律,任凭你是聪明绝顶之辈,还是庸庸碌碌之徒。机能下降,必然会让人的精力不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此外,35岁以上的老员工“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的父母变得老迈,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一有风吹草动,就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相比年轻员工,这么多干扰因素难免让老员工分心,导致无法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
除了生理机能以及家庭的客观原因,35岁以上的老员工在主观上也容易陷入职业倦怠。人在一开始对某种新事物都保有好奇感,这种好奇感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往往一年半载就会消退大半。
日复一日,厌倦情绪产生,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突破变得难上加难,更多情况下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精力和冲劲拼不过年轻人,35岁以上的老员工在收入水平处在公司薪资结构的金字塔中上部。贡献少、拿钱多、性价比低,难免不受老板待见。
对于35岁以上的老员工来说,“狼来了”不仅仅是一句吓人的话,而是真真切切响起的“警报”。但也同样有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缓和“35岁魔咒”。
“狼来了“,不该等到危机真正到来时才意识到。要想抵御这场危机,应该将防范危机的时间点往前挪,挪到30岁,甚至更早的时间。
特别是你单身、没有家庭的阶段,这么宝贵的黄金期,更不能在网络游戏、酒吧夜店中虚掷。好好利用起来,努力学习一门技艺,将这么技艺学精,出类拔萃。
这门技艺可以与工作有关,也可以与工作无关。前者相对容易一些,后者需要结合自身的天赋和兴趣爱好,在业余时间不断打磨。
线上和线下培训很多,擦亮眼睛,选择有质量的培训和知识付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消化吸收,这才能把别人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己的。
除了时刻保持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某个领域获取一定的知名度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年代,靠一个人单打独斗非常难成气候。找到能与你合作、能给你带来提携和帮助的贵人,不断积累人脉资源,是你同时要做的努力。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你有硬实力的基础上。自己洋洋稀松,别人不会给你一副好脸色。你是一位实力派大咖,别人会热脸相迎。
当你从一艘小船变成了航空母舰,大风大浪也会在你面前变得黯然失色。
35岁以后去哪里?35岁以后过得怎么样?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如果你提早做出准备,把自己变得更有实力、在某个领域更有影响力,处境就会相对安全一些、舒适一些。
假如在20多岁时蹉跎了,预想中的危机变成现实,也不必沮丧。生活不会把你逼到绝境,适度降低预期,与自己和解,保持身心健康,一样可以活出精彩。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