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近日网友举报桂林航空机长违规邀请某网红进入飞机驾驶舱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后经调查行为属实,机长终生停飞,桂林航空从董事长到机组成员也受到相应处罚。有人说该机长毫无职业道德,漠视安全管理规定,确实该罚;也有人惋惜机组其他成员并未做错事情却连带受罚;还有人认为10个月才处理此事,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巨大漏洞。其实在咱们企业这样的事情也挺常见,明知规定却依旧违反的事情屡见不鲜。
先把话题中的事件简单地说明一下,担心说我跑题了哈。桂林航空机长擅自带人员进入驾驶舱,违反了民航的规定,而且,国际上也普遍遵循这样的禁令,民航局也发文通报了此事。至于,被终身停飞的机长是因为冲动还是因为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借着这个事件,结合自身在企业中经历的各类违纪与违规事件,分享一下处理员工违纪、违规等方面的感想与感悟,以及员工在对待自己违规或违纪方面的智慧与忌讳,希望能给感兴趣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本文还是比较基础的,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一、处理违纪、违规之员工认同企业篇
处理员工违纪与违规,我们还是要尽可能让员工心服口服,如果员工不能心服口服的情况多了,员工可能会麻木,心里可能想:反正就这么地了,爱咋咋地。另一方面,对企业氛围也将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有理
1、明文规定
当我们认为员工违规或者违纪的时候,要先查一下,有没有明文规定:
(1)国家和各级政府法律、法规规定。
(2)企业内部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各类规章制度。
(3)企业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各类规章制度,需要员工本人签字。或者已经公告,员工并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议。否则,员工如果懂法的话,提出质疑,企业是有些被动的。
2、事先约定
有些情况下,我们会通过《劳动合同》、《岗位规范》、《绩效考核表》、《工作任务单》以及邮件、微信等与员工约定相关的工作和规则。这些如果是书面的,那么需要员工签字,如果是电子的,也最好要员工确认,或者加上“限在XX小时内回复,未回复视同为同意”等字样,以免员工说没看到或者不知道。
有些公司会有专门的制度规定:“公司邮箱或者通过微信发出的规定、工作要求,员工在XX小时内没有回复,视同为同意”。
(二)有据
1、案例:前段时间,质量总监来找我:“说要处罚下面的一个质量工程师,因为交代给他的工作没有及时完成,而且下班后打他电话也不接,但员工不接受处罚,问我怎么办”?
我问:“有没有交代工作的记录”。
质量总监回答:“没有,口头交代的”。
2、分析
很显然,如果这个员工本人不接受处罚,公司如果要强行处罚他的话,是有风险的:
(1)没有安排工作的记录。
(2)下班后不接电话,一来公司并没有规定,而且,就算公司规定了,法律是不是认可还要打一个问号。
当然,如果我们强制处罚,员工也未必会去劳动部门投诉,可能最多也只是骂骂咧咧或者内心诅咒你地接受,但是,企业的氛围可就被破坏了。一个不认同企业管理的员工,又留在企业不走,对企业良好的氛围将是一种冲击。
3、保留或收集证据:可以是员工保证书、检讨书、员工签字的绩效考核表或工作总结,微信与QQ记录等。
(三)有节
1、考虑不可抗力:有一个员工,平时上班都会早到10分钟左右,有一次迟到了差不多20分钟,员工把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给我们看。通过视频显示,今天出现了交通事故,导致堵车很严重,堵了差不多40分钟,而平时堵车并不严重。看了视频后,我就说:“不会算你迟到,你放心吧”。
2、考虑员工的特殊困难:有一个女员工,也是一个苦命人,之前一直怀不上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了,前几个月反应很大。有时候反应大的话,需要在沙发上躺一会才行,不然会更难受,有时候一天要躺几次。因为请病假会影响收入,所以,这名员工舍不得请病假。此外,这名员工平时工作表现还算可以,就算目前这种状况,工作进度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公司制度明文规定,上班期间不能躺着,不然就要罚款,像她这种情况,躺了这么多次,辞退都够得上了。但我一次都没有处罚他,还对部门的其他人说,你们多帮帮她,照顾照顾她,她反应大,工作中需要和其他部门对接的,你们就代理一下,她行动有些不便。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家庭,要帮助困难的员工。
3、考虑员工的好意:有一天,接到生产副总的电话:“说是叉车班长酒后开叉车,要辞退他,而且,还要严罚生产经理”。我立即赶到现场,询问后才知道,今天本来是叉车班长请假,正在亲戚家喝喜酒。因为今天出货很忙,叉车忙不过来,生产经理临时打电话给叉车班长,叉车班长饭吃了一半就马上赶过来了。叉车班长告诉我:“没喝多少酒,就喝了2两白酒,他至少是一斤的量”。
我告诉生产副总:“你觉得辞退他合适吗?人家是出于好意,酒席参加完一半,接了电话就来了,这种敬业精神我们或许不便于大势宣扬,但绝对不能扼杀吧”。
看生产副总不说话,我接着说道:“当然,我们要在开会的时候说明一下,不管什么情况下,酒后是不能开叉车的,怕出现意外。至于这次,我觉得就不处罚叉车班长了,倒是生产经理,是要考虑处罚一下”。
生产副总点了点头,同意了……
(四)即时
大概几年之前吧,技术总监告诉我,说他昨天看了一下监控视频,发现近三个月来,有好几个工程师中午睡觉的时间超过13点(公司规定不能超过13点),有些还超过了10多分钟,他要对这些人全部处罚(公司规定超过时间要处罚)。
我说:“你这个是属于秋后算账,你如果要控制这种行为,那么应该当时立即处罚。不然,你可能难以服众了,因为员工一旦违纪,前面几次你没有指出来,他或许就会认为违纪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建议你开会强调一下,以后可以每周查一次,发现违纪的再处罚。这次我觉得还是算了吧,以一种让员工不认同的方式来控制,未必是件好事情”。
技术总监有些心不甘,但还是同意了……
二、违纪、违规员工智慧与忌讳篇
(一)领导认可就是有理
1、下属说:“领导,真的对不起您,给您添麻烦了。今天我忘记带厂牌了,但是,我已经在半路上了,您看今天能不能不要处罚我了,下回我一定注意”。领导说:“下回一定要注意,这次就算了”。
2、下属说:“领导,二老板让我紧急办理XX事情,您交代给我的XX事情要晚一点交给您了,您看可以吗?”领导说:“可以的,二老板是重量级人物,先做他的事情吧”。
3、下属说:“领导,我去和XX岗位签《竞业协议》,部门的例会我不参加了(不参加例会要扣分,但《竞业协议》一直签不下来,领导头疼)”,领导说:“可以的,有困难找我啊”。
说明:当你意识到可能会违反公司或部门的规定时,不妨先和领导说一下,或许领导会宽容你。只要领导认可,那就不存在违反规定的问题了。当然,也仅仅限于一些比较小的违纪与违规,类似于桂航机长这些红线问题,提前说了也未必有用。
(二)豁免是一种智慧
我一般犯了错误或者不小心违纪了,会自己拿着《处罚单》找老板,装作很难受、很自责地对老板说:“对不起老板,我又犯错误了,我也不想这样,真的对不起您了”。
前面一两次,老板都签了字,后来,老板说:“算了,不是什么大事,以后注意一点就行了,也别动不动就罚自己”。后来,我犯了错误(当然事情并不大),老板几乎不会罚我了,因为他知道我会自责、内疚,知道错了就行,处罚毕竟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三)戒“傲”
1、案例经过
曾经有一名生产副总,老板比较器重,这种器重让他有点飘了。公司规定公务车不能私用,有一天,生产副总找到总经办主任说:“公车的奔驰商务车礼拜六给他用一下”。
总经办主任说:“你直接走流程申请就可以了”。
生产副总说:“我不走流程”。
总经办主任说:“你不走流程,那不能用的”。
生产副总说:“如果你不给我用,那么你以后有事需要我安排人力协助的话,别指望生产中心再借人给你”。
总经办主任没有办法,毕竟求生产副总的事情还是挺多的,只好答应了生产副总。
2、事件处理
结果老板礼拜六打电话给总经办主任:“安排驾驶员把公司的奔驰商务车开到我家来”。
总经办主任说:“生产副总用了”。
老板说:“奔驰商务车一般都是接待重要客人才使用的,而且他没有出差申请,怎么会用公司奔驰商务车呢?”
总经办主任只能说实话,结果,生产副总和总经办主任都受到了处罚。而且,老板开始对生产副总不信任了,生产副总后面开始变得规矩,过了好几个月才让老板重新信任。
所以,职场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别认为自己在公司价值大或者领导器重自己而犯糊涂,案例中的机长或许就是犯糊涂了吧。
(四)戒“躁”
营销副总报销出差费用,财务总监告知:“费用超标,超标部分不能报销”。
营销副总一听,烦躁的脾气立马就上来了。火冒三丈地跑到财务总监办公室,大声骂道:“我一个副总经理,你一个财务总监,老板都批准的单子,你凭什么不给报销?”
财务总监说:“我审批中发现的问题,当然有权利指出来,你在办公室骂我,请你向我道歉”。
营销副总说:“你不报销,我就不出差了,我不会向你道歉的”。
没想到,财务总监录音下来了……
老板知道了这个事情,狠狠地批评了营销副总,让他当众给财务总监道歉,并且严厉地说道:“再有下次,一定重罚”。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