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 >> 人力资源 >> 员工信贷逾期,HR应当如何处理?

员工信贷逾期,HR应当如何处理?

2019-01-18 10:14: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luanqf  浏览46次 

大家好,我公司今年年初入职一位员工,平时感觉人还不错,工作也能正常完成。然而最近公司接连收到某信贷公司的电话前来催债,并告知我们该员工欠款不还。同时还有部分领导和客户均反映收到催债电话,老总对此很生气,让我们妥善处理此事。请问,对于这样的员工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如果需要留用应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如果需要辞退是否需要赔偿呢?

话外:借贷不还的后果你清楚了吗?

这两年在身边人的身上,总是会看到有人因信贷的问题被催债,而我们同样会接到有员工借款的电话征询。甚至也为亲人的信用卡欠付问题而一起纠心。

这是为什么?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还得起吗?没有想过还不了时的后果吗?

他们还真的没有想过。如果想了,也就不会发生了。

而现在催还收贷的人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果只是正规的催收(电话短信提示等),不果再走法律途径,如诉讼、拍卖、曝光等还好。

但可怕的是电话暴力、人身暴力等威胁、恐吓,不仅是针对借贷本人,还会带给亲朋、同事的骚扰与危害。

不要问他们是如何知道你的亲朋,甚至是同事的信息。渠道多更多的是在代进行电话验证的时候通过某种软件扫描了你的通讯录信息。

而因为还贷不起导致的压力与伤害,让多少家庭坠落深渊。有人自杀,有人犯罪,有人家破人亡。

这样的危害,大都是不理性消费所带来的。超前、不理性、盲目,在时代发展到如今的幸福今天,也总有部分悲哀隐藏在繁华之下——谁也不信谁,处处有警惕。

信用危机,谁来买单。


回话题:员工信贷危机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可直看第二、三点)

这几天的话题都有点沉重。不是渲染,只是在几年前就沉重的话题,逐渐的更加显露。

按道理来说,员工的信贷是员工个人的事。钱是自己借的当然只能是自己还。但当由于其不能还,导致的借贷问题催收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工作问题时,则要正确对待了。


一、了解清楚信贷泛滥成的背景原因。

现在的人都喜欢先享受再说,奉行“过把瘾就死”生活理念的人要不少。

这些年来,一直都有通过刺激消费,拉升消费来促使经济增长的论调在周围漫延。这是一种政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鼓励消费,甚至是鼓励超前消费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1、社会鼓励提前消费——影响群众思维。

因而在02年左右信用卡消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而现在有房子按揭、车子按揭、手机分期,甚至吃饭也“赊账”——刷信用卡,先吃了再说。

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 还清了全部贷款。”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新消费观念,按揭贷款消费。不再象以前中国传统——有多少钱,做多大事。这是社会发展、消费观念的更新,是一种进步。

但对于不能正视自己的偿债能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盈收能力的人也就是一个坑了。将自己和家人拉入麻烦的大坑。

2、年轻人太过自信追求品质——高工资并不难

对于个人来讲,超前消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购买超出目前消费能力的消费品,改善生活现状,还可以将挣钱还贷的压力转换成自己的动力。只是这种动力也要是一个合适的压力。如果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那就不是理智自信,而是虚荣愚蠢。

而现在的企业对于是否处在经济上风口的如网络、IT、其他如培训、咨询等行业,感觉一直的风光无两。

而正如去年的HR生存白皮书上所说的那些高薪者,大都是这些企业。而传统的工业。其实依然是现今国家的支柱。但在员工薪酬上,却相差甚大。因此现在有不少专家学者说实体企业的发展堪忧,现在很多学生、年轻人都选择了计算机、程序研发等往网络、IT等相关的专业,都期待如现在在BAT等就职的前辈一样风光无两。

而这样的风光现象,给人的印象就是,挣个高工资并不是那么难。但现实真的那么容易么?

但正如前两天分享的缩招新闻一样,无论是新兴网企还是传统工企,差距总是会逐渐的减少,而对于游戏、程序的认识总会越来越理发。时代只有进步,历史的车轮只会前进。

因此,以后的工资薪水只能是越来越实际,越来越与综合能力相匹配。

所以在追求消费的时候,必须正确估计自己所处的环境与自己的潜能。要超前也不能超过自己太多的收入预期。

3、网络的快传让人觉得法不责众——随众心蒙心眼

在前段时间有文说,全国14亿多人,人均有0.463张信用卡。而信用卡逾期2018年截止8月达到756.67亿元,与2014年相比翻了倍,是2010年的10倍。其中1.21%都是属于消费逾期,而其中有40%的持卡人都是属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无论数据真假,但现在的社会隐藏着太多发展超前的现象,发展真是该刹车稳固、治病保健,再看发展了。

数据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中隐藏的社会危机。

但现在有的人却是觉得,反正有那么多人都欠债不还,也不差我一个!这会导致恶性的后果延伸。

而在社会中流传的卡养卡也成了一个个现实中的庞氏骗局。一个人办2~3张甚至4张信用卡。1或2张拿去套现投资,1张消费,1张备用补漏。期待能一边投资赚钱,一边自己可以任意消费。殊不知投资有风险,投资没有收益时,就用另外的卡套现补消费卡。一来二去坠入债务深渊。

而催帐的逼得你没有办法时,压力比山都大。

电话暴力:影响亲人、朋友生活,同事,甚至扰乱企业工作秩序,如题主所说。甚至有的收帐公司打来电话不只是让你提醒借款人,甚至还有漫骂,人身侮辱等。让你烦不胜烦。却又无孔不如,你拉黑一个,又来一个。

利息陷阱:你一逾期就是高利,复利使用。曾经有个传闻说一个人透支了6角钱的信用卡,但在数年后,确需要还款6000多元。

压力危机:当你烦不胜烦时,也许有的就通过亲朋友借支还了。但有的为了还钱,却走向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如有的偷盗公私财务;有的以为跑路躲避就好,有的不堪压力一死了之,将麻烦扔给家人。


二、如何对待贷款逾期的有信用危机的员工?

贷款还款都应该是员工自己的事。本不与企业、其他员工相关。但当因其债务影响到企业、员工的正常工作生活时,其实这就有所关联了。

如何才能消除这样的影响?

1、理性对待信贷超期——针对性解决员工问题引起的纷扰

是否恶意超期,还是确实是上当被高利而还不起。这样的性质会让我们区别对待。

如是前者,我们可以因其个人原因,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负面的干扰为由。先行对其停职,让其处理好上再说复职的事情。

如是后者,我们可以积极提供法律资源。为其出谋划策,争取得到合理的解决。要告诉他们,当借贷还不起时,其利息计算方式不对时,按有关法律规定及法院一般判例,只需还本金及支付不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费用就行了。

所以当有恶性催付债务时,一定不要以恶对恶,而是要采取报警积极对待生处理。

2、完善规章预案——因员工个人原因造成的工作秩序破坏的处理。

在工作中总是会出现由员工个人问题而导致企业外界人员所造成的纷扰。一般的处理都是交由员工个人处理。

而当外界人将愤怒发泄到了企业其他人的身上时一般两种处理方法(如上一点所说)。

但我们更应该在有关员工纪律或奖惩条例等制度中对这样的第三方恶性行为进行规定处理。

一是明确规定必须由个人处理。

且对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应由个人向第三方进行索赔处理。

二是完善第三方骚扰的处理预案。

对电话暴力骚扰的,要提醒对方不要再打,否则报警。对外人到企业堵门骚扰的,马上劝离,不离则报警。同时对企业安保人员进行有关预处理的安保演练。以保证企业人员财产的安全。

三是对员工信用保证的规定。

对员工的信用保证,必须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收入内。要严格登记、绝不虚开。


、积极引导正确消费——教会员工正确判断偿付能力。

虽然提前消费、超前消费是一种社会现象。但作为企业职工,企业有义务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是从后果出发警示他们——财务压力可能让你走向末路。

现在信用卡、网络小贷、分期付款、按揭消费等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城市负翁的消费法宝。给追求前沿和时髦的人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催生了对钱不在乎的一种盲目心态。

有关法规明确,透支消费超过限额,不能及时还款,就可能构成恶意透支。而现有《刑法》已经将恶意透支作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一部分。在发卡银行催收后,或者送达律师函后仍不归还的,银行方面会毫不客气地将恶意透支者告上法庭。

南京珠江路曾发生一起电脑公司的高级职员因负债压力而偷窃价值60余万元电脑被捕的事件,某银行一白领也因贪污公款而被入狱。

好好的一白领,却因自己还不起款而走犯罪的逃跑,从人人羡慕的白领金领走向人生末路。这都是由于不能正确预估自己的收入预期所造成的。

二是教会员工正确理财和消费——量入为出确保努力的成就。

要在企业的培训学习中普及些信用消费和投资理财知识。同时正确评估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和财务承受能力。要合理预计自己的创造收入能力,综合评估自己增收能力的潜力

认清超前消费的风险。要根据自己过往营收控制个人债务,过度的超前消费所造成的负债会有巨大的风险,会成为工作生活的负担。一般情况,个人负债要控制在个人总资产的50%以内。家庭资产的安全性才会有保证。如购买一套60万的房子,首付二成贷款八成,个人资产负债率就已达60%。如果汽车也贷款,那么这个家庭的负债比例就更高。如果预期的收入没有一定比例的增长,这种负债无疑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

信用消费产品理性使用。没有必要尽量不用。信用卡消费、花呗等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负债消费行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只会导致个人负债增加,加速持卡人向负翁的转变。而在使用时由于没有往外掏现金,往往在心里当成不是自己的钱一样的任性使用。

所以信用消费其实就是诱导你超额消费的一种手段。就如一个在网上买东西比在线下实体店买东西要大方多了。不住的点,不住的付费,却没有心痛的概念。

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前段时间听到才毕业的侄女羡慕的说他的某同学都在重庆买房子了,某同学在成都也买房买车了。说房子就算还不起了到时也可以卖,还可以赚一笔。我告诉她,不要将赚一笔看得那么轻松。投资无论是在车上,还是房子都并不那么简单。车就是一消耗品,也许给你增加一点面子,但现在的共享车、公车、地铁那么方便有啥不好。

房子作投资,如果你是贷款来投,在现今房市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别是我们中国特色的购房理念与政策干预,其市场走向很是迷茫,安全性较差

就如前段时间收废纸板都能给到1.2元/斤,而废铁却0.2元/斤;现在呢?废纸0.5元/斤,废铁1.2~1.8元/斤。还不知道他们交上游时更是如何。这样的波动背后没有原因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但普通人是掌握不了。所以,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就不要轻易说投资。

总之,面对员工个人原因带给企业的纷扰,企业也要理性面对不能说是直接就解除合同。毕竟是第三方骚扰不是他。但如何引导员工理性消费,杜绝骚扰的可能性却是我们可以做的。而面对现在的不理性的超前消费,也只有靠时间来让人们自行认识,才会吸取教训学会理性吧。

责任编辑:luanqf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频道推荐

    精彩推荐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2021年可以影响中国未来职场的十大人才趋势        全球招聘专家瀚纳仕表示,未来一年,中国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重点关注国内招聘,制药企业在招…[详细]

    案例:工作中中暑算不算工伤? 从7月11日起,我市正式入伏。高温热浪往往使人心情烦躁,精力无法集中,作业时走神,容易引发工伤事故。那么,工作中中暑是否算…[详细]

    最新信息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电话请假公司不批,员工自行休假算旷工吗?
    ·职场上最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
    ·HR的方向怎么选
    ·毕业十年,有人月薪1w,有人月薪10w,差在哪里?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暴露了你的层次
    ·远离的底层思维
    ·用初心和使命引领复兴征程
    ·探寻新的职业发展之路
    ·人力资源发展新趋势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会员协议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会员价格

    版权所有 舟山爱博仁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民北路100号三楼(301)
    客服:0580-2086078 电话:0580-2526078 传真:0580-226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