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一张一弛,宽严相济
宽严相济,我先前只看到它是一种互补的管理良策。后来,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才悟到它还是一种很好的人生修行与养生长寿的功夫。
大家知道,康、雍、乾三朝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
康熙的管理方式重“宽”, 以诚信、中和而善治,尊理学,重民生。
雍正的管理方式重“严”, 立政以除弊为先,整肃贪污腐败,官吏清廉,民心则安。
乾隆则取两朝所长,管理以“宽严相济”为准则。
这位叫爱新觉罗·弘历的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这事业与人生两大成就,我看与他的“宽严相济”风格有很大关系。
宽与严,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要驾驭它们是相当不易的。在心灵鸡汤泛滥的今天,“宽容”成了出现频率很高的正能量词汇。但治理与管理中总有些问题需要靠“严”来解决和理顺。
而在宽严这二者之间,什么情况下要宽?什么情况下要严?如何拿捏好其中的分寸,这里面就有不少讲究。
我根据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及管理研究提出了一套宽严相济的管理原则,现拿乾隆的故事作例子,结合起来说说。
另说明一下,这里讲宽严相济的管理原则中的“领导人”,既指一把手,又包括各级管理干部。换句话说,“宽严相济”的原则对企业与各类机构的各级领导提高管理水平都有帮助。
对领导干部严、对一线员工宽
乾隆刚上任不久,便诏谕:“治理天下,应当宽严相济”。
他解释说“朕谓之宽,指兵丁、百姓应加抚恤,”但是对“诸王大臣须严明振作,”“若事务废弛,朕不得不严。”乾隆的意思是:一是对民要宽。抚恤民众,宽待民生,二是对官要严。官吏要“在任守制”,“严明振作”。
乾隆一方面对民宽,连发十数道诏谕:禁止重复征税,荒年停征米税,歉收之年,贫民借谷不得收息;豁免苗族新赋税;兵丁可退休养老,嫁娶有赏银。
另一方面对官严 : 官吏严禁匿灾瞒报,报喜不报忧;裁撤各部冗员,精兵简政;各省督抚不得越权增设官职,安插亲信;厘正文风,允许“臣下直言不隐”,章疏、考举须自抒己见,等等。
如下级犯错,追究上级及上级的上级双重主体责任,实施下级官吏亏空钱粮由上司分赔的政策,衙役滋事,上级管官降一级使用。
在制度上严、在处罚上宽
摒弃“人治”,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上一届雍正朝“除弊立政”的方式是非常厉害的问责及罪罚,而乾隆之严不同,旨在整治,以制度、纪律,整顿官场秩序,约束官吏之行为。
乾隆执政的第一、二年,先后颁布诏谕近百余条,从官吏作风、职责守制、推荐能吏、科举教育、匡正文风、关注民生、治安秩序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政务整顿。这些规范举措,既有一事一议的政策,也有持之为常的制度、规章。
为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乾隆还亲自到乾清门御门听政。
乾隆的高明之处,是针对官场的弊端,从制度设计上从严。
诸如任用管理干部一项,乾隆采取综合治理:对各省、府县保荐能吏在数量、政治要求、业务特长上均作明文规定;禁止督抚大员越权擅自“增设官职”,安插幕僚、亲信;颁布科举定考官子弟回避考试及“申严科举舞弊之紧”的禁令;立法以制之,任贤以守法。多管齐下,有效遏止了任人唯亲歪风的蔓延。
事实证明,乾隆的新规督促官吏执行新政的自觉性和长效性,远远超过雍正朝运动式的问责。
在抓好制度、严格管人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处罚。
如,减少株连,与案情无关的人,哪怕是案犯直系亲属,仍可照常生活、做官。即便与贪官有经济往来,只要不是共同犯罪,一般不予追究。减少酷刑,严讯与当面对质相结合,重视采集证据。
对无德者严、对德才兼备者宽
有一次,贵州总督张广泗向乾隆推荐云南迤东道员王廷琬,说他是一个才具可用的人。乾隆命人调出他的档案进行查阅,结果发现王廷琬在任职期间,有受贿行为。乾隆认为这人行为不端,失德在先,决定不予起用,并且对张广泗不负责任的用人态度进行了严厉斥责。
对于德才兼备的官员,即使工作中出现一时疏忽或需承担责任,乾隆也会出于爱护人才的角度,宽以待之。
直隶总督方观承的政绩十分突出,当时被人称为“小黄河”的永定河经常泛滥成灾,方观承集思广益,采取了正确的治水措施,引永定河水入大清河,减轻水害,赢得了京畿地区群众的称颂。
有一次因天津一带发生水灾,科道官员多人上疏弹劾方观承,乾隆却极力维护,说道:“直隶事务殷繁,又值灾欠,措置不无竭蹶。言易行难,持论者易地以处,恐未必能如方观承之勉力支持也。”
乾隆的大白话是说:你们这些批评方观承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如果让你们来干,还不如他呢。
对事严、对人宽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但事实上这一点很难做到,我们经常把对人与对事搅和一团,很容易因为一件事情,把一个人全盘否定,也容易因为是某个人,就宽容了他所有的不好。
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必须进行严格要求甚至加以惩罚,但并不是说行为的主体不能得到宽恕;而对一个人的宽容,也不是说对他做错的事情可以淡然处之,轻易原谅。
拿对人的态度对事,容易放纵。这一点在很多家长的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明明知道是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仍一味宽容放任,使得小孩子过分骄纵而变得飞扬跋扈,殊不知,这样的宽容反而是害了孩子,直到有一天酿成大错受到极大惩罚的时候,才慨叹为时已晚,覆水难收。
用对事的态度对人,容易偏执。工作中,由对事情本身的不同意见转化为对人的气愤不满,就很容易进入偏执狂的狭隘境地不能自拔,最终不仅害了团队更伤了自己。
我们应对他人抱有同情心与怜悯心,当一个人做错事时,要体会他的过往经历与成长的不易,给予改正与成长机会。不要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
对事严格严苛,对人宽容宽恕,这才是严与宽的真谛。
严与宽,实质上都围绕同一个目的,激发员工最大潜能,实现自我,遇见未见的真正的、美好强大的自己。
在工作上严、在生活上宽
乾隆在对官员严时,也没忘记给官员加薪,目的是让各级官员“日用充裕,庶乎保其操守”。
生活中宽容,可营造宽容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的同时领导者应该注意要情感管理,积极打造良好感情氛围。将自己融入这个集体中,在生活中多关心手下成员,尤其那些需要帮助的成员。
建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友善、合作的上下级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命令与被命令式的关系,只有上下级关系和谐,及时沟通,互相理解,才能使各种指示得到自觉主动与顺利有序的执行。
在执行上严,在讨论上宽、在运营上严,在创新上宽
如今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这种多元化赋予了人们个性、自我意识、创新与进取精神。在团队中,要尊重每个思想活跃的个体,为他们创造宽松人文环境,给他们个性与才华的展示发挥创造一个舞台,打造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使他们能够并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要鼓励讨论时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可能错误的意见。
还要宽容他们在开拓与创新中的失败。
先严、然后宽
“老好人”也不好做,做了多次“好人”,只要后来有一次待人严肃了,人们便会怨你恨你。
《菜根谭》中就讲到,“先严后宽者,人感其恩;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乾隆刚登基时,恶性贪腐非常普遍、严重。督抚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大臣投其所好,争相进贡。中央地方勾结,监督机制失灵。不少官僚涉足权力寻租。
乾隆此时想到,要打击朋党,整肃风气,首先须拥有令行禁止的威严。
他便开始寻找机会。
没多久,皇后病死,乾隆下令国丧,百日内不准剃头。但是,炎炎天气,这么长时间不剃发让人很是煎熬。河道总督周学健把禁令不当回事,剃了发。乾隆便拿他问罪,将其诛杀。从此在朝廷上下没有人敢瞧不起这位年轻的皇帝,乾隆由此立威。
对己严、待人宽
孔子《论语》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做有素质、守纪律、讲规矩的排头兵。不能严于律人,宽于律己。
待人宽,就是说,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善于团结各种不同的人,甚至批评过你、伤害过你但有必要团结的人。对待别人的某些错误不能恶语相加,或抓住不放。应该换位思考。
应该遇到问题讲协作,遇到利益讲风格,遇到矛盾讲大度,遇到摩擦讲大局。
像弥勒佛,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