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最焦虑的人群究竟是谁?

是买不起房看不到明天的小白领,还是刚凑出首付上了车天天为月供焦头烂额的刚需党?甚至是控诉中国教育制度的12岁北京名校生?

NONONO,他们都不是,在一线,最焦虑的是这样的一个群体

他们的年龄普遍在36到45岁,在一线打拼多年,大多都拥有一线城市两套房产,一套自住一套投资,总价值在千万左右,但面积不大也不豪,大多还有个百八十万的贷款职位则多是私企中层或者高层,年薪20-50万之间,有家,有娃,有事业!

你一定会说,我擦!装B遭雷劈啊!这些千万富翁还焦虑那我岂不是要抹脖子上吊了?

且先止怒,待我把他们的焦虑一一道来。

 

1、职场上的末班车群体

这个人群普遍是一线的新移民,原生家庭大多来自农村或四五六线小城镇,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慢慢扎下了根,着出生早的优势在一线早早置下了第一套自住房,后来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又置入了第二套房产,充分享受了房价上涨带来的红利。然而,早生华发,日日焦虑,有抑郁倾向活得最累的又往往是这部分人群。

首先,青春韶华不再,青春已逝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职场的35岁大限,在私企打工,当你超过35岁奔40岁,甚至奔45岁,就会发现,你几乎成了公司最老的员工,你的手下,你的同事基本都是85、90后,每天对你指手划脚的上司可能三十刚出头,你的老板很可能比你还年轻。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是不是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年龄大了,精力不如年轻人,活力不如年轻人,创造力不如年轻人,可偏偏拿着比年轻人多几倍的工资,真的让人很扎心。可能你会说,我有20年的工作经验啊!噢,算了,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就你那点经验,在职场打拼过几年情商不低的人都能混到,之所以老板现在还留着你,不是因为公司离了你就玩不转了,也不是因为你为公司付出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是老板掐指一算,炒你不合算啊,要赔八年的工龄工资,唉,算了,还是凑合用吧!

想到这里,你本来鼓足了勇气,想和老板好好谈一谈,我那五年没涨的年薪是不是该调整一下了,我的年终奖是不是也该稍微加一点点了?想想又咽回去了,还是回工位老实工作吧,能留下已属万幸,还要啥自行车啊?

 

2、要不要创业

这个群体的人群几乎每天都在继续上班和辞职创业这两个选项之间纠结徘徊,不是真的有创业的激情在燃烧,而是很清楚一旦失业想再上岗就难上加难了,与其到时候被人像晚市菜场的菜叶子一样挑来拣去,倒不如现在就闭着眼睛跳进创业这个大坑里呢?

可是,创业又谈何容易,上了多年的班,早已成了温水里的青蛙,游不快也跳不远,尤其是在大企业某个岗位固定多年的,只擅长自己的份内之事,对如何选择项目,如何运营企业毫无头绪,小项目看不上,大项目做不来,盲目跳入创业大坑,十有八九会摔个七荤八素。

更何况,这个年纪的人正是夹心层,上有老,下有小,不像二十几三十岁时的血气方刚,头脑一热说干就干了,大不了一切归零从头再来嘛。他们是经不起归零的,家庭的各项生活开销,老人的赡养费、医疗费,孩子的各项养育费用、课外班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是不能断档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很多因为照顾孩子和女性职场生命更短暂的原因都已经回归家庭,当起了全职太太,所有的家庭压力都在职场男性的身上,你说,他们活得能不焦虑吗?

所以,很多四十岁年薪二三十万的职场男人,活得很屌丝很狼狈,他们穿着99元包邮的衬衣,顶着开始秃顶的头发和愈加明显的肚腩,每天为午饭吃15元的兰州拉面还是18元的盖浇饭而犹豫不决。这哪里是想象中的睿智幽默有资产有情调的大叔,分明是中年版的屌丝男士。而他们居家的太太,在照看孩子的同时,很多则开始做起了微商,一边带娃一边刷屏,在朋友圈狂刷着各色面膜洗发水唇膏、文胸卫生巾之类,努力实现着年入百万的梦想。

 

3、要不要卖房迁居

也许你会说,有没有那么惨啊,卖一套房一切不都解决了,或者卖了房子拿着几百万举家迁回老家呗。

说起来很简单,实施起来却很难,他们在一线已经扎根多年,所有的关系、人脉、社保、生活习惯等都已经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无法分割,很多人的户口也迁了过来,相应的孩子的户籍,上学,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重要的是,他们已无路可退。

退回到哪里,回老家?回到四五六七线日趋衰落的小县城,还是那大有可为的农村天地,完全不现实;去二线?人脉朋友全部割舍,全家户口重新迁徒,放弃一线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携妻带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在四十岁的高龄让一切重新开始,工作未知,前途未知,生活习惯未知,一切都未知,何况二线城市现在房价已不低,放弃原有的一切,让自己下一代的起点从一线变成了二线。所有的付出,仅仅是为了房产置换可能带来的二三百万现金流,真的值得吗?我想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条路。

当然,在逼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卖掉另外一套房产,但这是最后迈出的一步,因为那套房产是他们最后的安全底线,一旦选择出手,手头拿着几百万现金会让他们更为恐慌。每天看着财经专家告诉他们人民币在快速贬值,拿着几百万现金就如同拿了几百万个烫手的山芋,日日为该把它们投向何处而忧心忡忡。

其实这部分人群他们不怕老,他们怕的是老无所养和职场断层,离65岁领退休金还有二十多年,可现实中自己还是家中的顶梁柱,老人正在老去,孩子正在成长,正是人生最花钱的阶段,但工作却已岌岌可危,惟一的收入来源快要熄火,换了你,能不焦虑吗?

 

4、人是生而不同的

写到这里,我知道会有很多键盘侠蹦出来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缺乏危机感,不时刻充电提升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走到现在这一步又有什么可值得同情的?

我只想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不是每个人都生而喜欢竞争善于竞争的,你喜欢职场拼杀,他喜欢静水深流,你喜欢豪车华服,她喜欢简约古朴,你喜欢孜孜不倦,他喜欢把酒言欢。每个人的天性生而不同,都值得被尊重。我始终认为,一个健全完善的社会应该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天性特点,并给到其最适合个人成长的空间。

在这方面,欧美一些福利完善的发达国家做的较好,但也有容易滋生懒人的弊端。但在我国目前阶段,所有的人不管你天性如何,能力如何,都会被套到同一个模子里,就是你要拼,你要成功,而成功的标准就是金钱和权利,你只要得到了其中一项,就是大家眼里的成功者,否则就是LOSER一枚。

更何况,这个社会本就是金字塔型的,即使所有的人都努力,最终攀上塔顶的也只会是一小部分人,绝大多数只是垫脚的基石罢了。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说,有技术的人越老越吃香,比如中医,比如有些技术高工,确实有这样的人群,可是,我向来反对以偏概全,我们要看社会的主流,主流的中年人群是随着年龄增长竞争力在不断下降的,即使IT界的技术码农也不例外。

一切都是如此清晰,可却无法找到改变的路径。随着年龄的增长,竞争力不断下降是自然界的普适规律,身为万之尊的人类也无法避免,尤其是身处体制外的大多数人。大家所能做的,就是在春种秋收之时储备足够过冬的粮食、技能和人脉,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未来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慢慢走,慢慢地,找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