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 >> 人力资源 >> 今日视点:返乡民工为何不再东南飞

今日视点:返乡民工为何不再东南飞

2010-03-26 08:02: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来势汹汹”。

  这是初春时节的民工荒带给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副局长曹建国最直观的感受。曹建国的担忧不无道理:节后一周,进入浙江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农民工比去年同期减少20%多,而企业需要的岗位数增长了将近30%;到昨天为止,全省岗位数和登记求职人数之比为3.5:1,也就是说,3.5个岗位在“抢”一个人。

  民工荒,这个2004年才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的专有名词,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来势凶猛,这样让曹建国忧心忡忡。  

  企业家说,民工荒,是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下,内陆经济一派热火朝天,一两百元的微弱工资优势再难抵家门口的诱惑;

  经济学家说,民工荒,是资本与劳动力博弈的信号,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号角;

  社会学家说,民工荒,是新生代民工们在比父辈更为多元的利益诉求指引下的选择;

  人口学家说,民工荒,是人口红利在减少,“刘易斯拐点”终于来临;

  ……

  种种争议之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民工,这个曾经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庞大群体,这个城市里最平凡又绝难离弃的群体,正以坚定的姿态,转身,离去。

  来自浙江省统计局的统计表明,2009年我省有外来务工人员700万左右,主要来自安徽、江西、四川、河南、贵州等省份,其中安徽来浙务工人口最多。但今年,这一数据减少了不少。

  这样一个庞大的打工群体,他们不来浙江都去了哪里?家乡的那块土地,在沉寂多年后又焕发了怎样的生机,终于留住他们漂泊的脚步?而浙江,这块曾带给他们梦想的土地,还能不能成为他们短暂休憩后的下一个目的地?

  为了打开这些问号,半个多月来,本报记者分赴安徽、江西、河南、重庆这四个浙江最主要的劳务来源地一探究竟。我们记录的,仅仅是其中一些鲜活的个体样本,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浙江回归家乡;然而,当N个类似个体的去留抉择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深刻转变的印记——

  在安徽,本报记者跟随杭州下沙某劳务公司的经理招工,“普工,无需任何工作经验,”这一几乎零门槛的条件在这个浙江最大的劳务来源地碰了壁,10天跑了6个县市,只招了不到300人,招工成了“抢人”;

  在号称“中国民工第一县”开县,刚刚从浙江回家的王丽琼对记者说,城里的学校放不下孩子的一张书桌,为了孩子,她回到了疏离已久的家;

  中国劳务输出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部门告诉本报记者,三四年后,河南的劳动力供应总量就要“见顶”。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供应,再也不是想象中的源源不断;

  在临近浙江的上饶,11个工业园区中,近半企业有浙江资本的参与。民工回家了,浙企出去了,浙江资本的强势扩张让人既感诧异又惊喜,在民工荒的围追堵截下,聪明的浙江商人顺势而为,闯出了一条新路;

  ……

  在年复一年愈演愈烈的民工荒面前,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转移,在浙江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云集的省份来说已是箭在弦上。企业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缺乏定价权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利润空间有限,在有限的利润空间里,任企业再翻转腾挪,也难以满足外出劳动力对增加收入的期望和日益昂贵的城市生存成本,唯有转型升级才能脱胎换骨;与此同时,民工荒咄咄逼人的“倒逼”之势,也让我们的城市开始反思:比起看涨的工资,也许城市的认同关怀和尊重,更能留住他们的脚步。

  目的地:安徽

  调查记者:唐旭锋

  跟随浙企亲历皖北招工跑遍6市10县,招工不足三成

  毗邻浙江的安徽是劳务输出大省。事实上,安徽是浙江最大的劳务来源地,在杭打工者以安徽籍人士为最。3月初,记者跟着一个叫江飞的人乘火车到达合肥。江飞是杭州下沙某劳务公司的招聘部经理。这家劳务公司有签约务工者近2万人,规模在杭州排名前列。春节前,江飞所在的劳务公司接受了10多家公司的招工委托,这些公司都在滨江和下沙,主要生产节能灯、电子和家具等产品。令江飞焦虑的是,十来天他跑遍了皖北六市十个县,只招了不到300个人。而原计划的招工人数是1000到1500人。

  跟着江飞皖北招工:

  “抢”人战接近白热化

  招工难!这是江飞十多天跑下来最大的感受。“我们要的是普工,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可还是很难招人。”

  江飞的招工方式主要走基层路线,委托某个村镇干部作为中介帮助发布消息并负责登记应聘者信息,事后劳务公司按一个人头50元的费用支付给中介。春节之前,江飞就到各个村里踩点,他一边散发传单,一边联系当地有威望的村镇干部作为招工中介。

  通过这样的方式,元宵节之前,江飞总算招到了两百个人,这当中还有七八十个还是自己看到招工广告,直接打江飞电话应聘的(相当于电话面试)。

  3月1日那天,安徽临泉县城关镇大齐庄一位姓朱的村委主任打来电话报喜:招到了64个工人。江飞兴奋地赶到村口某饭店门前时,应聘人员已经装好行囊在等他了。一共48个女的,16个男的。当天下午,江飞在当地租了两辆大巴,把这些工人连夜送到了杭州某照明灯企业。

  十来天下来,江飞在皖北招聘了近300名工人,约1/3首次来杭打工。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抢人。”江飞告诉记者,“我在颖上县一个村里招人时,村干部还嫌50块的提成太少呢。江苏和上海的劳务公司委托他们招人,说是提成有两三百呢。”而事实上,杭州的企业付给江飞所在劳务公司的费用,也仅仅人均200块钱。

  在江飞看来,招工难并不等于民工荒。他说,随着市场回升定单增加,杭州的企业需要在新的一年里扩大再生产,所以都急着招工。“实在招不到的话,现有的工人加加班,也是可以应付的。”这一点和珠三角不同,珠三角很多企业曾经一度停产,而随着经济的好转又需要重新招工。

  亲历合肥

  劳务市场:

  杭州的薪水没了吸引力

  3月5日上午,记者陪同江飞来到合肥市庐江路的劳动力市场。会场里热闹非凡,近百家企业在里面设摊招人,而求职者也是络绎不绝。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名求职者,没有一个人有到长三角打工的想法。

  与此同时,合肥一些本地企业相对享受到招工的畅快。一家叫兴华轴承的企业招聘摊位前,应征者挤成一堆。人事经理王安辉告诉记者,“我们自春节上班后就在这里招聘,每天都有七八十人报名,我们老板的专车就停在下面接送他们去厂里参观,签约率在30%到50%左右。”

  王安辉说:“去年金融危机我们公司停了六条生产线,今年不仅要全部恢复,还要增加新的生产线。工人试用培训几天就可以上班,熟练工能拿到2000元一个月。”

  记者发现,合肥当地企业需要的工种也很多,主要以操作工为主。除了在场内设摊的近百家企业,场外公告墙上也贴满了各类招工启事。

  合肥街头几乎每家餐厅酒店及娱乐场所门口都写着招工广告。他们开出的服务员工资一般在每月1200元左右。领班、收银、迎宾的工资高出一两百元,勤杂工又相对低出一百元左右。记者晚上在淮河路商业街边一小排档吃饭,服务员告诉记者,他的工资接近1700元。

  合肥市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徐先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肥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后大都涨了一轮工资,目前合肥地区普工的待遇大约在每月1200元左右:“我们的工资水平与杭州的差距已经从一年前的500多元缩小到100-300元左右。”

  曾在杭当司机的胡国刚:

  杭州物价太贵,讨不起老婆

  像江飞这样在安徽为杭州企业招工的劳务公司人员,徐先芳也见过不少。“我们开的招聘会,也有少数沪苏浙的企业参加。我们在安徽火车站办了几场招聘会,有一些外地企业在这里散发招工传单。”

  “我不主张外地企业参加我们的招聘会。”徐先芳说,“年后上海一家生产气垫床的企业找我合作,他们想招几千人,被我拒绝了。”因为他们在这里很难招到人,白白浪费摊位。

  记者采访时,徐先芳的电话响起。那是阜阳市相关领导打来的电话,询问阜阳籍农民工在合肥的就业情况。原来前几天,徐先芳曾带领合肥用工企业到农民工输出大市阜阳招聘,当场签下了107名农民工。目前,这107名农民工已经到合肥相关企业里正式上班。这一结果让阜阳市领导非常高兴,因为这些人当中不少是曾在外打工,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得不回家的农民工。

  记者坐车时认识了出租车司机胡国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25岁的胡国刚每个月能赚4000多元。胡国刚2002年到杭州萧山一家厂里打工时月薪只有800元,后来他给老板开车,工资慢慢涨到了每月3000块。这时候胡国刚却不想继续呆在美丽的杭州了。“在杭州娶不起老婆啊,房租又贵!”于是,胡国刚回到合肥,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胡国刚的老家在合肥市下辖的肥西县,县城离合肥只有15公里。胡国刚下班后很快就能回到县城的家。他同乡的女友在县城一家内衣专卖店里做营业员,月薪1400多元。

  “虽然开出租车比较辛苦,但是感觉比在外面幸福多了。”胡国刚说。

  数据助读

  今年安徽返乡民工多了100万

  就农民工输出及返乡就业问题,记者采访了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处孙处长。据介绍,去年一年,安徽省共有返乡农民工615万,比往年多出100万。到底有多少农民工在外省丧失工作又回到家乡就业?孙处长表示无法统计,但是他为记者提供了另外一些相关资料:去年一年,全省有2.2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共创办经济实体1.1万个,带动17.2万农民工就业。“目前全省成立乡镇创业园253个,再加上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已逐渐融入长三角。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农民工留在本省创业就业。”孙处长表示。

  据悉,目前安徽6600万人口中,有农民工1214万人,其中跨省农民工856万,到浙江打工的将近百万。皖南的黄山、宣城、巢湖籍农民工由于地理交通的缘故大都在杭州务工,而皖北的阜阳、六安、宿州等人口大市,很多人成批前往绍兴、宁波等地务工。目的地:重庆开县

  调查记者:陈雷

  3个返乡民工的心声:待遇差不多,谁还愿在外漂流

  假如重庆没有从四川划出成为直辖市,那么四川将仍然延续着中国第一民工大省的名头,但是重庆带走了一半的四川贫困人口,也圈走了号称“民工第一县”的开县。

  2010年的春天,许多沿海省份的企业都令人惊讶地加入了“民工荒”的行列,这恰恰与始于两三年前的冬天、延续到2009年末的民工返乡潮成为迟来的呼应。返乡民工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开县在重庆郊区,从重庆出发到开县全程高速公路需要整整三个半小时。开县也不小,繁华程度堪比任何一个浙江的县城。

  在开县,我采访了20多个工人。通过他们,我们也许能找到民工荒背后的一些原因。

  80后左小艳:

  工资差不多

  还是留在父母身边好

  刚过赵家收费站,我在“鑫泰电子”厂门前停了下来。

  走进去,里面是十几条整整齐齐的流水线,打工妹们排排坐着,都埋头忙着自己桌上的一堆和脚下的一筐电子零件。旁边堆着的成品,有网线、插头电源线等许多种。走出来的老板是个朴实的中年男子,他叫易炳绪。我对他说,想找些去过浙江打工的工人,你的厂里有么。他随手就点了几个,让我随便问。

  焊锡组的左小艳还一脸稚气,我一问才刚满17周岁,去年在浙江打了半年工。“我读书不好的,也不喜欢读书。”她看着记者有点紧张,但是这个女孩其实很有主见,也很“弄得灵清”,她告诉我:“我在嘉兴联泰电子厂里做电话机配件,是计件工,一天要做16000个(元件),月收入差不多1300元。去嘉兴是因为姐姐、姐夫在那边。现在从鑫泰(电子)拿的收入差不多,但是可以跟父母在一起,省很多(开支)。”

  今年回家过完年后,她到开县的人力资源市场去过——开县的这个劳动力市场消息很灵通,全国各地的招工消息都有,而且就在招工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对方的工厂在广东还是在浙江,招多少人,开多少工资,出不出路费,全都清清楚楚。现在的开县人出去打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听说老乡去哪里就往哪里搭火车。

  因此,在开县劳动力市场,左小艳一听说家乡也有了电子厂,开出来的工资还略微多一点,马上就决定不离家了。外面的世界是精彩,也见识过了,还是在父母身边好呀。

  70后汪丽琼:

  城里的学校

  容不下那么多民工孩子

  汪丽琼也在焊锡组,她右手拿起焊锡,左手拿着露出铜丝的电线,熟练地往电烙铁上一凑,呲一响,就焊好了一个“冰山”焊点。呲,又一响,一个两脚插头的内芯完工了。

  巧得很,她说自己和丈夫都是刚从浙江玉环回来的。出来打工十几年,她和丈夫在浙江玉环认识、结婚、生孩子,直到回来开县。“在玉环的时候,他就在我隔壁的厂里,走动走动就认识了嘛。”汪丽琼的脸圆圆的,一说话就带笑,也不耽误手上的干活,看上去就是特别吃苦耐劳的女子。

  夫妻俩回来,是因为孩子今年要读书了。出外打工的人太多了,他们的孩子也在这十几年中如雨后春笋一样地长大,让城里的民工子女学校也不够容纳。“孩子一直在老家跟奶奶的,可是去年孩子得了一次肺炎,老人急坏了,电话打来我也急坏了,马上就回来看他。我们商量着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在玉环上学不行,报名报不上,就回来了。亏得这里也招工,我马上找到了工作。”

  汪丽琼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能照顾孩子和老人,离家也更近了。其实,她是江西上饶人,丈夫才是重庆开县的。从浙江玉环到重庆开县,汪丽琼对当地来说都是一个外乡人,她也习惯了。但是在沿海城市的见闻,让她明白了陪伴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再说,哪个孩子不是母亲最大的牵挂呢?为了孩子,她的许多同事都是这样回乡,留下。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收入:“我的收入跟在浙江差不多,我老公的工资现在有3000元,每个月发2500元,还有500元年底一块儿结。”

  汪丽琼的同事们大部分是这样三四十岁的女工:桂兴琼的儿子今年上初中,李中琼的儿子今年学厨师……为了孩子,她们都回来了。

  十几年前,他们曾经扔下孩子和老人,把家乡变成了一个个空巢、空村;流离十几年后,发现自己也将老去,孩子的成长已经疏离,他们选择了这样及时的觉悟:回家,做自己家的主心骨。

  60后易炳绪:

  20年的“打工仔”

  回乡创业当起大老板

  “鑫泰电子”的厂长易炳绪说:“现在每户人家一般都会留个劳动力,也好照顾老的小的。在家乡办厂,一方面也是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一方面我们也能招到稳定的工人,他们都有经验,培训后上手很快,也不会随便跳槽。”

  易炳绪兄弟俩是开县人,20年前离家的时候身为下岗工人,现在是资产千万的老板。但是你听易炳绪一开口,还是挺实在的。“我现在是为弟弟打工,他还在东莞开厂。那边很多外国老板都到越南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开厂去了,东南亚的工人工资更低。我们两兄弟就把老板的厂盘了下来,继续经营,毕竟在这一行做得熟悉了。”易炳绪说,去年回家时,听说家乡政府鼓励外出的民工回乡创业,许多县里都在办回乡创业园。了解了相关政策后,兄弟俩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回乡办厂的待遇挺好的,政府又送土地又送厂房、还送工人。土地才9万多元一亩,厂房什么的林林总总补贴很多,差不多补了80万元,招工也得到很多优待。”易炳绪带我看规划图,“你现在是在政府送的临时厂房里,这个图上才是我们自己买下来的400亩地的厂房,马上就要造好了。”

  招来的工人,他们先“发包”到东莞那边去统一培训几个月,再回来上岗。易炳绪说这是必须的人力资源投资。“管理团队也是我从东莞带来的,在这里一年,带出了我们本地化的团队以后让他们回去。”他带我参观生产流程,看那些在电饭锅里用热水煮着的插头,“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这个检验方法跟东莞的一样。”

  目前是靠东莞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带动开县的发展,但易炳绪相信,开县这边的发展很快会齐头并进,说不定还是家乡这边发展更快。

  50万开县人

  出去打工

  40万“打”成了老板

  开县劳务办的刘沛明主任一听我的来访就笑了:“你们浙江民工荒,工资都提到全国最高水平了是吧,我刚刚看过报纸上登的!别老是民工民工的,你不知道吧,我们出去打工的50万人,起码有40万都已经是老板了。他们做了老板是不是得再雇老乡去干活,你算算那要多少劳动力?解决了多少人就业?”

  刘主任随口就报了一串数字出来:开县是四川最早大规模出外务工的地区,十多年来从40多万逐步增长到50多万人,每年平均新增1.7万人。这50多万人里面,经过十多年积累,有40万左右已经发展成各行各业的老板了,有的还发展出了家族企业,一年带回来的钱能有30亿。

  开县老板们都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呢?开县人自己编了个顺口溜:广东的服装,浙江的纺织,北京的餐饮,上海的拆房队,西藏的旅游(开旅游车)。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企业仍然是大头,但是已经很明显地重心向北转移了,比如最近几年,黄海渤海周边地区就成了开县人的新目标,北京、大连的许多川味馆子、成都小吃店,都是开县人经营的。此外,还有一个说不清楚地域的行业:南北干货,就是那些香菇啊山核桃、粉丝啊海带什么的,往往都是开县的父子小老板经营的。

  从南下到东进、北上;从进入第二产业当工人发展到在第三产业做贸易、自己当老板,时代的变化在开县人的务工选择上烙下了鲜明的印记。目的地:江西上饶

  调查记者:徐建国

  “在老家,还是给浙江人打工”上饶11家工业园区,近半企业有浙江资本的参与

  春节过后到现在,江西上饶就业管理局局长郑寿庆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他不仅要为本地企业一次次的安排招聘会,还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外省招聘团。

  在郑寿庆的办公桌上有这么一张日程表,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外省招聘团来上饶的时间:3月6日无锡、7日常州、11日绍兴、19日潮州、月底萧山和上海、4月初苏州……

  “各地的用工需求都很大,实在是有些应付不过来。”3月9日上午,放下萧山打来的电话,郑寿庆感叹道,“我反复地跟对方就业部门强调,你们来可以,但必须组织好的企业来,否则绝对是招不到人的。”

  郑寿庆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上饶紧邻浙江衢州,是江西第二大劳务输出地,其中跨省务工人员中,到浙江的占到了3成左右。但这几年,上饶农民工“回流”迹象逐渐显现,出去的少了,回来的多了。“去年跨省务工人员有119万多,今年估计只有110万,减少近10万。”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企业办到了家门口,不用漂流在外也能找到工作

  农民工“回流”的一大原因是他们在家乡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上饶,这样的工作机会有不少都是浙商提供的。

  在上饶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赞美声:“你们浙江人真是厉害,到处都是老板。”的确,在上饶,几乎到处都能闻到浙江资本的“气息”。

  上饶经济开发区一位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园区时,就不停地指着我们路过的企业说,这家是浙商投资的,那家也是你们浙商投资的……

  上饶经贸委给我们的数据则更有说服力——在整个上饶地区11家工业园区的企业中,将近50%都有浙江资本的参与。即便是当地大量妇女参与的“来料加工”,大老板也来自义乌。怪不得在企业采访时,有工人会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说,在浙江,我们是给浙江老板打工,回到老家,还是给浙江老板打工。

  浙江资本的强势扩张让人感到既诧异又惊喜。他们走出去,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相对便宜的土地成本,一方面则是当地相对丰裕的用工资源。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目前这些在外的企业也遭遇了招工难的问题。在工业园区,随时都可以看到“大量招收普工”的广告。整个上饶,上半年用工缺口大约在两万左右。

  这其实是难免的。因为在劳动力总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企业越是扩张,用工短缺自然也就越是严重,今后可能还会更加严重。到那时,企业的生命力还能有多强?

  打工太辛苦种田也不错

  农民工“回流”的另一大原因是,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力度加大,在家乡种田也有不错的收益。

  3月10日下午,上饶横峰县司铺村田头里,32岁的洪云和村民们正拿着锄头挖土,他们要趁着好天气,抓紧栽种山茶树苗。

  洪云也曾去过浙江打工,如今回到了老家。洪云初中毕业后学起了木工。“那时,木工活不好做,做一天才10元,还欠着不给。年初的活,往往要到年末才能拿到钱。”

  20岁那年,洪云跟着乡亲一起到温州乐清,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那阵子,电力非常紧张,白天工厂不开工,晚上则要通宵上班,人累得不行,钱赚得却不多。”洪云做过分析,他说,可能是那几年,出来打工的人多,老板不怕招不到人,开出的工钱自然不会很高。“工资是计件的,我一天做下来也只能赚到40多元,一个月满打满算差不多是1300元。”

  因为工资不高,而且太辛苦,洪云萌生了回老家的念头。“想想两个老人在家里打理农田,确实也不容易,而且听说老家木工活也好做起来了,因为这几年很多人打工赚了钱都回家去盖房子了。”洪云说,去年做一天木工能赚70元,今年已经涨到了80元,一年下来,赚个1万多元不成问题。

  此外,洪云还去给别人料理农田,一天干8个小时,也有50元的收入。“现在农村政策好,很多人都在整片承包土地,搞特色农业。”他指着面前的一大片山茶树说,这里就是一个姓李的老板搞的,他把村民分散的土地都承包下来,然后再雇大家给他种田。“这群村民四五十岁,打工吃不消了,回来给人种田拿工资,别提多乐意了。”

  不过,洪云说自己还年轻,有的是力气,不想就一直窝在老家干农活。“这段时间我看电视上说,很多企业招工很难,都开始涨工资了,我一个在温州德力西公司打工的朋友告诉我,他的工资都已经涨到3000多了。”洪云很认真地说,“现在出去肯定是个机会,等我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我想再去那边看看。”

  本地企业缺口也有2万人

  上饶就业管理局局长郑寿庆对农民工“回流”做过仔细的分析,他认为,这既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也是本地经济发展的结果。

  他说的“外来因素”是指,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年初,上饶外出打工者有10万多人非正常返乡。“他们有的是被企业直接辞退的,有的是回家等复工消息的。”郑寿庆说,他们回家后就在当地寻找就业机会,结果很多人发现,这几年上饶发展也很快,工资待遇不比外面差多少,所以就选择留下了。

  本地经济的发展,则主要是工业园区的快速兴起。来自上饶经贸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整个上饶地区有11个工业园区,投产企业872家,在建340家,比2005年“增加了三倍多”。这些企业包括了铜加工、服装、建材、电子等。

  “所以这两年,我们的相关政策就比较强调省外劳务输出与省内用工并重。”郑寿庆说,我们不排斥外出打工,但我们更提倡为当地企业服务,为家乡做贡献,并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培训,因为这里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初步估计,今年上半年,本地企业的用工缺口也达到了2万人左右。”

  “来料加工也是我们这几年大力发展的一大产业,这种工作不受产地限制,在家也能做。”郑寿庆说,又能顾家,又能赚点钱,这对妇女很有吸引力,全市目前约有7万名妇女从事来料加工业务。

  郑寿庆还认为,外出务工人员“回流”还跟当地小额贷款帮扶创业以及越来越好的农业政策都有一定关系。

  调查地:河南调查记者:李阳阳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即将“见顶”留在省内的人多了,外出的人少了

  河南是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劳务输出第一大省。到2009年底,河南出省务工的已达近1200万人,其中有近2/3的人在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打工。

  3月8日早上8点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号楼,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吕志华的办公室,电话铃声不时响起。吕志华一边接电话一边向记者道歉:“这都是湘粤浙沪那边来要人了。他们开出的条件都很好,不过还是招不到人啊。现在我们这边的人宁愿在离家近点地方找个工作,大家都希望能照顾到家。”

  浙江带回的经验,让他在老家大展拳脚

  1972年出生的信阳人李荣春,也回到了家乡。

  2006年,高中文凭的他只身一人去浙江打工,在义乌美柏印务有限公司生产部工作了三年。2009年下半年,他辞职回到了河南,很快在郑州飞龙彩印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现在已经是生产部经理了。

  李荣春说他之所以离开浙江,是考虑到工作环境和家庭因素。

  “浙江的企业更规范更现代,但也正是这些让我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同事之间就是工作关系。”而更让李荣春牵挂的是千里之外的亲人。“每年到了父亲的忌日,我常常躲在宿舍里流眼泪,想想老母亲一个人在乡下老家,感觉自己太不孝顺了……再说儿子,平时全靠他妈妈一个人照顾,如果因此耽误了他的教育,我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2009年6月,因为儿子上学择校的问题,妻子打来了电话,促使李荣春下了决心,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回到家后,李荣春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和义乌相比,现在的收入缩水了一半,但在那儿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现在的老板很重视我,经常采纳我的意见,前两天还派我去北京学习,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对未来的发展有信心。”

  在豫浙商:这里的工人好招多了

  浙江嘉兴人王培军在郑州开办了一家名为美辛的服装企业,现在已经是郑州女装十大品牌之一。

  王培军春节回浙江老家也了解了一些招工难的信息,还有朋友开玩笑问,能不能从河南带点工人回来。谈到这,王培军笑了:“浙江好多企业现在只要有人就要,而我在这边,有不少从浙江打工回来的本地人,很多是熟练工,还可以容我挑挑。”

  对于这些工人为什么愿意回来,王培军打了一个比喻,“郑州每月赚1500元,比在浙江拿3000元还要实在。浙江的消费高,在外吃的用的都要钱,一年下来剩不了多少。况且,现在郑州的工资待遇还在提高。”

  河南省劳动部门:3年内劳动力供应将“见顶”

  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到2009年年底,河南省年劳务收入为1695亿元,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往日的劳动力“无限供应”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近年来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供应总量在不断降低,根据河南的人口出生比例结构看,估计2013年到2014年,河南省劳动力供应总量将达到峰值,大约2400万到2500万,这已经‘见顶’了。”

  吕志华说,河南本省经济正在加速发展,就业机会不断增加,这势必会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留在省内。

  经济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创业增加了机会。据吕志华介绍,金融危机后,大批返乡农民工凭着在沿海地带学到的一技之长,再加上本省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选择自己创业当老板,一般集中在乡镇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因为发展迅速,用工量大增,河南这个劳务大省也出现了用工短缺。郑州锦荣商贸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有近3000家商户,5万人在此就业。这个商贸城目前也面临着招不到人的烦恼。河南省服装协会常务会长、郑州锦荣商贸城总经理王建勋说,开出2000元的工资招营业员,还是招不到。

  65%返乡人员准备继续外出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曾对返乡民工做过一个调查。2009年,河南返乡农民务工人员中因季节性、工程完工和家庭等原因而返乡的占绝对多数。在所调查的返乡农民务工人员中,因季节性、家庭等原因而返乡的占返乡人员的75.6%,因企业关停、裁员而返乡的占9.2%,因减薪而返乡的占8.7%,因找不到工作而返乡的占6.6%。因这三种原因返乡的农民务工人员数量所占比重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

  返乡人员外出意愿强烈。从今后就业的打算看,目前大多数返乡人员外出务工的意愿强烈。在所调查的返乡人员中,65.0%的人已准备继续外出或正在寻找务工机会,18.8%的人准备留在家乡务农,3.1%的人准备在家乡创业,8.2%的人准备在家乡就近打工。

 

 

责任编辑:chengjing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频道推荐

    精彩推荐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最新信息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每日金句:不必畏惧前路艰险,坦途只给勇敢行路的人准备
    ·沟通的“黄金公式”
    ·自我感觉特别好的面试,为什么往往没下文了?
    ·一个人长期稳定发财的真相:就这2点
    ·电话请假公司不批,员工自行休假算旷工吗?
    ·职场上最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
    ·HR的方向怎么选
    ·毕业十年,有人月薪1w,有人月薪10w,差在哪里?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暴露了你的层次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会员协议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会员价格

    版权所有 舟山爱博仁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民北路100号三楼(301)
    客服:0580-2086078 电话:0580-2526078 传真:0580-226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