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电话邀约处处藏玄机
2016-04-01 08:12:24 来源:中人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处于离职状态的人,尤其是着急找工作的求职者,可能会时刻将电话带在身边,电话接通的概率是蛮高的,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对于那些在职看新机会的人选,上述做法更能体现对对方的尊重。
1、语速适中,言语中表明你希望人选来参加面试,礼貌用语穿插整个电话沟通。
说明:一般情况下,请尊称对方为“您”,说话的语气中能让人感觉到你很希望他能来公司参加面试。别说对方不知道你是否在微笑,是否从心里期望人选能按时参加面试。从语气中,是能感觉到你是否在微笑,也能从语气中听出你的期望。
2、表明身份,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
说明:处于离职状态的人,尤其是着急找工作的求职者,可能会时刻将电话带在身边,电话接通的概率是蛮高的,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对于那些在职看新机会的人选,上述做法更能体现对对方的尊重。
联系中层以上岗位人选时,我的联系步骤如下:
(1)发短信,提前告知公司、我和岗位的存在。我往往会先给对方发个短信,大致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在什么渠道看到对方的简历、人选经历与公司现有岗位的关系,邀请对方参加相关岗位的面试,期待对方回复等。之所以选择短信,一方面是出于不干扰对方有可能正在处理的工作或开展的会议;另一方面,职位越高的人,一旦有离开的想法或行为,行事会更加谨慎,当然人选所在企业的领导和HR也会关注更多些。短信是比较好的提前告知方式,当然也相对会比较冒昧和唐突,在后期电话沟通时可先对短信事宜致歉,说声不好意思或抱歉。
(2)发邮件,详细了解公司和岗位信息。短信发给对方,人家不一定会很及时的回复,也有石沉大海,压根不理你的人。当对方对你的公司和岗位有一定的印象之后,你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方对上述信息的印象。绝大多数人的简历上都会有手机和邮箱等沟通方式,充分利用邮箱的作用。职位越高的人,对邮箱的利用率越高。将企业简介、岗位说明书发至人选邮箱,同时发送短信告知。
(3)沉着应对人选的“发难”,沟通中学习成长。有的人选会在接到短信后及时回复你,一般会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公司的知名度高,品牌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对方着急寻新的机会,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也有的人选会不理你,不过也许会在看了你的邮件后有进一步交流的想法,那么对招聘人员来说,你在一步步接近人选。
在了解你的企业和岗位后,有人会继续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与你进一步沟通。沟通的内容大多是企业战略、公司业务及其市场行情、应聘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汇报关系、薪资结构和大致的薪酬区间等。这是对方考察HR和企业实力的开始,做招聘的HR千万不要以“自己不懂业务、我不太清楚“等来搪塞对方。遇到自己不懂的,可先将问题记下去寻求业务部门帮助,了解清楚后及时将答复反馈至人选。
3、介绍公司大致情况,询问对方对创业期企业的看法,争取在电话沟通中消除对创业型企业的顾虑。
说明:这个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很多人比较排斥或不会选择创业期的企业,风险与机遇并存时,大家更喜欢安全踏实的感觉。避免人选到公司面试时发现办公室基本没什么人而产生怀疑、恐慌抑或尴尬。
4、结构化提问的方式,对人选的工作经验、空档期、求职意向、期望薪资进行初步的了解。
说明:Q先生的电话邀约中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经历询问上,这样做的优势是:初面前对人选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能更进一步判定人选是否与岗位匹配等。通常情况下,将简历筛选中发现的重大疑点在电话中初步了解,得到人选合理的解释即可,如求学时间与学历不符、工作空档期等。
邀约电话时间过长,虽能较全面的了解人选信息,但也会让人选尤其是中高管人选觉得HR不专业,不了解电话面试的目的,占用人选大量的时间接一个陌生电话,是不明智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一个邀约电话保持在3-5分钟最佳,将重点放在意向沟通和简历重大疑虑的沟通上。
5、回答求职者提问,进一步增进了解。电话邀约中,可将相关的岗位信息、人力资源政策甚至面试流程告知求职者,可在一定程度上筛选不合适或求职意向不符的人选。
责任编辑:wangyw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