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 >> 职业指导 >> 职场书架:聆听技巧——沟通高手

职场书架:聆听技巧——沟通高手

2014-01-26 14:40: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第二章
    像避雷针那样

    人们经常会问:“心理学家总是听病人向他们倾诉秘密,那么他们自己的心理会不会也出现问题呢?”“心理学家怎么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呢?”有些心理学家会自我嘲讽的回答:“心理学家本来就是些奇怪的人,”但是事实上,自己心理有问题的人是无法胜任心理学家这个工作的。 
    而且,就算是再专业的,如果仍然象普通人那样没有听的技巧,而他却要听无数人向他倾诉自己的隐私,这也正是令人烦恼的一件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家,如果把病人的隐私告诉别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法律上来说,都是不允许的,为病人保守秘密,这是要成为心理咨询家的首要条件。 
    保守秘密好的方法是什么呢?还记得有一个叫“长着兔子耳朵的国王”的童话故事吗?是不是像故事里面的理发师那样在地上挖个坑,然后对着坑说出想说的话再把它埋起来呢?这样的话,风一吹秘密还是会泄露出来的。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这就是我们说的谣言。 
    或者还有一些人无论听到什么都可以不动声色,无论怎么样都坚持为别人保守秘密,你想不想培养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呢?一个人能具备这种品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品格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正如“车子不能一下子停,人不能一下子改变?”这句话所说出的道理一样。 
    那么究竟该怎么样保守别人的隐私呢?也许听过就忘是一种好方法。这样的话,也许说的一方会无法容忍。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你总是把别人说过的话记住,甚至连说这话的本人也已经忘了,可你却还记着。这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别扭呢?心理咨询家一般每周一次和一个病人谈一小时左右,一直要进行好几次,直到病人能够解除自己的烦恼。所以,如果心理咨询家把上周的谈话内容全忘了,那么下周就无法继续谈下去了。因此,心理咨询家当然不会忘记有关的谈话内容。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记得比病人还清楚。因为令人心烦的事人们总是努力想要忘掉。 
    有时候,心理咨询家一天要治疗十几位病人,因此有人又会问了。“一下子听那么多人说话,会不会把他们的话混在一起啊?”说到这一点,我要解释一下。当然不会混同在一起,如果混在一起的话,就不能成为心理咨询家了。为什么能做到不混同呢?还是因为前面说过的“把听过的话忘记。”像我们这样的心理咨询家一直在训练自己做到这一点。 
    一些一直记住的话,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和自己有关。大家一定也有这种经验,和自己有关的一些事总是能记住,而和自己无关的一些事很快就会忘记。那些能被许多人无法忘记的,也是因为能引起许多人的同感。一说到潜意识之类的词语,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卑感”。但这只是潜意识的一部分。“大人情绪”、“孩童情绪”、“悲剧里的英雄情绪”、“学历情绪”、“新娘情绪”等,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感情缠绕在一起,就叫做潜意识的综合表现。但是,如果一个专业的听者也时常被这种感情所牵绊的话,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士。 
    在不断的和不同的人谈话过程中,要做到一看到这个人,就可以想起上次和他谈到哪里。然后和他谈完后,要尽量忘记刚才的谈话内容。如果还是非常清楚地记着和前一个人的谈话,就会对和后一个人的谈话产生影响。如果这样,和后面的人无法顺利的谈话,那对方就会不高兴。 
    看到这个人,就可以想起上次和他谈到哪里,这的确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就像一些国际象棋的棋手是不会忘记自己下过的棋谱的。而且就算走了200多步也能记住。当然,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这还是一种很难做到的技艺。可是如果棋子放的毫无章法,那就无法再复盘了。因为记棋谱其实是记下棋的招式。因此,同样的道理,我们记谈话的内容其实也是记谈话的条理和顺序。 
    就这样一直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在结束了无数次的谈话后,也许现在已经忘了说的是什么。但是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会想起,只要一见到那个人马上就能想起。这种记忆的状态和自身的某种潜意识有关,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种审视自我的方法来认真对待。因为如果是一些能引起人们潜意识的同感的话,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专业的听者应该像避雷针一样。避雷针其实不是为了避雷,而是为了吸收雷而设计发明的。避雷针被设计成连接地面,这样不会对建筑物产生损害。同样,无论是牢骚也好,气话也好。总之,当对方把积蓄的情感向你发泄的时候,你要能够忍耐和接受。但是如果全都积存在你自己心里,你不久也会承受不了。所以不要让这些情绪积存在你心里,而是要通过你,再向外发散出去。 
    一个人积存的苦闷心情是他自己的事情,和心理咨询家并无关系。因此,如果心理咨询家把对方的感情作为自己的事情放在心里,反而会让对方不知所措。当然如果对方是对心理咨询家有意见的话,就要认真对待了。在我们所说的“积蓄的情感”中,恐怕最多的就是牢骚了。发牢骚的人到底是为什么发牢骚,发谁的牢骚,这和听的人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因为如果和听的人有关系,就不叫牢骚而要叫抗议了。 
    如果牢骚、不满一直积在自己的心里不发泄出来,就会变成一种压力。这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利,还会破坏人际关系。如果牢骚和不满可以向别人发泄,就可以缓解压力。而且,如果你的身边一直有一个可以听你发牢骚的人,那么就可防止你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现在,北海道的有珠山正在火山喷发,无论是火山喷发还是地震,如果经常有小规模的火山喷发发生,就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如果地壳里积聚的能量一直不向外释放,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件非常恐怖的事。同样的道理,人的情绪也是这样的。 
    当有人向你发牢骚时,最重要的是要以生动的,积极的姿态去倾听。千万不能说“光发牢骚又解决不了问题。”之类的话来阻止对方。发发牢骚并不会影响到什么,因此,当别人想向你发牢骚时,希望你能耐心地倾听。 
    有一点希望大家注意,就是向别人发牢骚时并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听过就算了。当然也不要把这些情绪放进自己的心里。要做到不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去听,而且不要袒护对方发牢骚的对象。最重要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听他说的话。 
    当听别人发牢骚时,要像避雷针那样。具体的说就是主动的,积极的去接收别人说出来的不满和牢骚。然后,不是放在自己心里,而是像接地的避雷针那样再释放出去。这样一来,发牢骚的人也可以轻松了。可是如果一个不会“听”的人总是带着主观感情去听别人发牢骚,就势必会对对方产生反感。那样一来,对方就无法向你发泄自己的不满了。这和积聚在地壳里,无法向外释放的能量一样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如果要说的话,要发泄的情绪无法顺畅地发泄出来,这就好像雷击会烧毁房屋一样,说话人的情绪全被破坏了。这样一来,双方都心里不愉快。 
    有一些夫妇从来不吵架,这其中肯定有真的是非常恩爱的夫妻,可是也有相当多的夫妻会出人意料地很轻易的就离婚了。离了婚的夫妻和没离婚的夫妻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没离婚的夫妻之间经常可以耐心地听对方吐露自己的心事,而离了婚的夫妻之间从来不向对方说自己的不满,牢骚,因为一说就会吵架。甚至有一些夫妻之间从来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于是就仅仅因为一次吵架而最终导致离婚。从今天开始,努力做一个生活中的“避雷针”,当周围的人需要发泄自己的不满时,希望你能成为他们耐心的听众。如果真的能像避雷针那样,不仅是你,还有发牢骚的人都能使自己的身心健康起来。而且,你会变得讨人喜欢。瞧,尽是一些令人开心的事吧! 

    不要越俎代疱
    人们总是想对别人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如果当对方是很亲近的人时,有人就恨不得代替对方去处理事情。但事实上,没有人可以代替别人做任何事。不能代替别人上厕所,不能代替别人吃饭,等等。或者就算可以替别人上厕所,对于那个人本人来说也没有任何益处和帮助。 
    但是这也是和年龄的增长成反比的。在婴幼儿时期,有许多事是自己不会做或是做不到的。所以父母亲就帮我们做。等到了五岁左右,百分之八,九十的事我们自己都可以完成了。再到了成年以后,一定要父母亲帮忙的事一年也只有几次而己,而且有时候是我们自己要求他们帮助的。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但父母却要他们靠自己解决,或者孩子想自己去解决的,父母却偏要插手,去责怪他们,还硬要教给他们不同的做法,无论出现以上哪一种情况,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阻碍。但是父母亲和一些年长的人总是忍不住会这样。而其实孩子们从失败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帮助孩子,关心孩子的确非常重要,但如果关心过头了,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一般在孩子十岁前,家长们总是会教他们,给他们些建议。而十岁以后,当孩子们有不懂的事情要问父母,或当他们因为知识的缺乏而做错事时,父母才会去纠正他们。到了这个时候,父母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孩子,陪孩子们一些玩,或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到了十五岁以后,恐怕已经没有什么事是家长非插手不可的了。对他们的管教依旧要严厉,但随着他们的渐渐懂事,很多事要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经常喜欢插手孩子的事的家长,很多都和他们自身的不安和忧虑有关,比如,夫妻不和,父母亲的生活不安定,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在某些上司对待下属,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中也有这种倾向,上司或者老师自己越是有不安全感,就越容易干涉部下或学生的事。当他们成为一个听者时,这种情况会有所控制。而教育子女,教育部下以及教育学生时,与其总是对他们进行说教,不如听他们说说会更加有效果。所以,要教育,引导别人的人,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安静,稳定下来,虽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事。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优雅的,听话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小要让他学会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就要去看心理医生。而此时心理医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叫做“游戏疗法”。这是一种陪孩子一起玩,和他交朋友的方法。因为陪孩子们玩的是心理医生,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观察他们的玩法来探寻孩子们的思想,愿望,以及造成他们紧张的原因。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就可以掌握孩子成长的方向,如果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玩仍然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但至少可以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忘记刚才的事,恢复孩子的本性,不满情绪也就自然消失了。 
    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后,家长们就要听听他们的想法。有过心理咨询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心理咨询并不是请别人代替自己做什么事。神仙,佛祖之类的我们就不说了。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多少事是可以让别人代替解决的。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了。因此,要培养一种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能力,同样,在遇到烦恼和心理问题时,也要培养自己解决的能力。 
    但是,当一个人在最烦恼的时候,他不可能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别人此时能够帮助他的,就只有安慰了。最好的安慰方法不是先说起对方的烦恼,也不是盲目地提一些建议,而仅仅是倾听对方说的话就可以了。所以说,心理咨询就是听病人讲述自己的烦恼。 
    一些刚刚成为心理咨询医生的人,也总是会因为太想为病人做点什么,最后反而阻碍病人自己解决问题。而当他成为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家后,正因为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所以他懂得除了听之外什么也不用做。而这才是对病人最有效的治疗,虽然除了听之外什么也没做,但是不可思议的是病人并不会感到心理咨询家什么也没说。因为其实心理咨询家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正是给了病人最大的安慰。倾听是安慰别人最好的方法。 
    大家如果完全掌握了本书中所写的内容,就可以像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家那样去给人以心灵的慰籍。但是,当你的孩子或家人遇到烦恼时,就算不是心理咨询家,你也会处理得很好。到心理咨询家那里去的病人,烦恼已经积得很深了。心理的疾病和身体的疾病一样,预防是最重要的。要保持家人的心理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玩和听他们讲话。这样可以防止他们有太大的压力。 
    当你的孩子,家人,好朋友一旦有了什么烦恼,他们就想发牢骚,和别人说说话。如果是孩子的话,就会说“玩吧,玩吧”,如果他这么说了,说明他只是刚刚觉得有压力,或者像“你有没有空听我说说话?”之类的话也是一种暗示。在这种时候就轮到你出场了,这是一个促进你和家人关系的好机会。 
    也许当你的家人对你说“玩吧?”“听我说说话”的时候,正好是你非常忙的时候,如果你回答:“我现在很忙,过一会儿行吗?”那么孩子一定会很失望。在你身边,对你很重要的人一定很想知道在你心里究竟是工作更重要还是他们更重要。而且有的人虽然前面说过“过一会儿行吗?”但即使工作告一段落了,他们还是不能兑现自己刚刚说过的话。他们大都觉得工作完成了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把刚才答应过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或者就算记得,却没有行动。至少在孩子和家人的眼里是这样的。 
    甚至有时候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孩子看到你工作完成了,就再一次求你陪他玩。而你却说:“爸爸(妈妈)刚刚工作完,让我休息一下好吗?”而很少会有家长说:“好,休息好了。一起玩吧!”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明白,孩子们在什么时候请你陪他玩才是最合适的。家人们什么时候请你听他们讲才是最合适的。 
    人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来考虑事物。可虽然这样,也许又出了一种赎罪的心理,人们总是想替别人做点什么,于是就总要指点指点子女。家人,部下,帮他们做点事,以为这样对他们会很有帮助。但是,有时候你为他们做的并不是他们最希望你做的。也就是说没有帮在关键的地方。如果是物质上的需求别人是可以提供帮助的。而有时孩子并没要你和他玩,可你却要陪他玩,这根本就是无用功。 
    例如,孩子正玩电子游戏玩得起劲,而你却说:“别玩这个了,我陪你玩别的。”他一定会不理睬你的。所以,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听家人说说话,都要契合他们的时机。这才是你能为他们做的最有用的事。除此以外的所有事,你都不要,也不能越俎代庖。

    过去的家庭主妇都是听力高手
    “井边会议”这个词现在已经变成死语了。因为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不用井了,所以这个词也渐渐地被“垃圾堆边会议”所取代。等到收垃圾的日子,经常可以看到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们出来扔垃圾,顺便聚在一起聊聊天,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是在井边和在垃圾堆边,这两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井边是家庭主妇挑水或洗洗刷刷,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但在垃圾堆边容易让人产生这其实是人类消费后的结果的印象。而且这两者给人的清洁感也不同。还有,前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后者也许可以说是人们的生活中所承担的义务。 
    家庭主妇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琐事而烦恼。因此为了发泄,她们趁在井边干活的时候开起了“井边会议”。所以,无论怎么样严重的问题都会随着潺潺的流水流走。而且,都是些日常的琐事,根本就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井边会议”的中心话题,也不过就是家庭主妇们发发牢骚罢了。关于牢骚,我们在前一章节已经说过,就是尽可能的让对方发泄出来,而听的一方不要放在自己的心里,让它流出去,这就是“听”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会比“井边会议”更有用了。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井边会议”的消失,能够称得上听力高手的家庭主妇也越来越少了。一个不会听的人,会把别人发的牢骚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听别人发牢骚倒成了一件麻烦事,也就更不会参加什么“垃圾堆边会议”了。听说最近在一些住宅区里有这种现象,就是家庭主妇害怕许多人在一起。这是因为她们以为许多人围在一起就是在说自己的坏话。 
    当然,发牢骚的内容大都是些坏话。但是这些话并不是当着那个人的面说的,而是对着一个跟这件事毫无关系的第三者说的。这是因为他们还是希望不要让牢骚和当事人直接发生关系。但是,最近有些人把听来的话(发的牢骚)当真了,好像别人说了自己坏话一样,心里不舒服。于是赞同对方和他一起说,可是过后又会产生负疚感。其实不然,人正是因为可以说坏话,所以才不至于变成坏人。 
    不发牢骚,不说坏话,只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如果一个普通人把想发的牢骚放在心里,不发泄出来。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无论对精神还是对身体都是不利的。这时候,发发牢骚就能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如果经常可以发发牢骚,或者听别人发发牢骚,自然而然就放松心情。过去的家庭主妇就深知这一点,这也许正是她们的智慧所在吧。 
    也许在现代社会,就缺少了那么点智慧。结果就是家庭成员很少说心里话,而家庭主妇们也不再是听力高手了。无论是孩子还是丈夫,都喜欢向外人发泄了。不仅如此,现在的情况更是和过去相反,变成了孩子和丈夫不得不听家庭主妇们发牢骚了。 
    那么现在让我们从家庭主妇们听的方法中来学习一些成为听力高手的诀窍。 
    过去的主妇在听别人发牢骚时,首先要让对方觉得她们和这件事是有密切关系的,而事实上,她们是以和这件事毫无关系为前提在听的。这是听别人发牢骚时的一个重要诀窍。 
    主妇A:最近,我丈夫回家总是很晚。 
    主妇B:是吗,我丈夫也是啊。(但是,这个主妇的丈夫未必真的晚回家。可是应该说几乎大多数的人都会这样回答。这并不是“说谎”,而是对对方的礼貌。因为如果自己的丈夫没有晚归,自己没有这个烦恼,于是很轻易的说一些让对方不要担心之类的话,这样会伤害对方,你们之间的谈话也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因此,一定要强调自己的丈夫也是这样。) 
    主妇A:真的啊?可是他总是晚回来真叫人担心啊! 
    主妇B:确实是。不过不管我们怎么担心,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主妇A:就是。再担心也没用。 
    主妇B:是啊。 
    这就是家庭主妇间的谈话。 
    在这种时候,主妇B千万不能说:“你家先生是不是因为工作忙所以才晚回家的呢?”如果这样问了,主妇A只能接着B的话说:“是啊,工作太忙了。”这样一来谈话不得不再具体的谈下去。所以,过去的家庭主妇是不会这样说的。主妇A会说:“不是工作忙。都是些朋友应酬之类的事。”这是为了不使谈话深入下去。这就是过去的妇女所具有的智慧。话题一深入,就会触及对方的隐私,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不利于今后的交往。 
    而且,一旦知道了对方的隐私,就必须为对方保守秘密。这本来就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万一泄露了别人的隐私,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要增加一些没必要的麻烦。 
    因此,像前面的对话中,有位主妇说:“是朋友应酬之类的事。”这有点自夸的意思。而如果说:“是啊,工作太忙了。”又会让人觉得工作忙不是挺好的嘛?说明你们家先生有本事啊!这样一来,破坏了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自满,自夸或者攀比之类的话语在家庭主妇之间的谈话里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 
    提起话题的人说完后,接着又会有人发发自己的牢骚。其实在这些小牢骚里都蕴含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但是大家都不会去破坏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心照不宣地不去触及这些问题。从她们的闲谈中,我们可以学到家庭主妇们在购物,教育孩子以及怎样和老师相处等问题上所具有的智慧。 
    有时候,如果有的主妇说的时间长了一点,别的主妇们也懂得不去打断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附和附和说话的人,她就会觉得大家在听她讲。其实谁也没认真听。或者与其说没认真听,不如说心不在焉,没放在心上。她们一边心不在焉的听着,一边想着今天吃些什么,该买些什么或者还有些什么事没做之类的问题。 
    所以,非常不可思议的是,一旦刚才的主妇说完后,马上就有人问:“今天晚上吃什么呢?”这就说明,其实大家都是一边听,一边想着同样的事,于是就因为大家都在考虑同一件事,所以话题很容易就转移到“今天晚上吃什么”上了。然后,就可以从其他主妇那里得到一些减价商品的信息。 
    在这里又要说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绝不能让别人觉得你们家的晚饭太奢侈了。而要选一些和大家差不多的菜谱。于是,几乎每个人都会说:“我们家也是。”然后回家做饭去了。可是虽然每个人都这么说了,但未必家家都真的吃一样的菜。嘴上虽然说:“我们家也是。”,脑子里却在想家里有些什么菜,主妇们都会买一些减价商品再加上家里有的菜来做饭,所以每家的菜谱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说的“我们家也是。”又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了。而且,如果有人和大家不一样,也不要去追问。第二天,也不要再提起:“昨天的晚饭吃了什么?”之类的话题。因为昨天大家都已经说过了。 
    不要把别人说的话放在心上,似听似不听,这是一种十分高深的智慧。这也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家应该具备的一种听的技巧。 
    但是,心理咨询家和家庭主妇又有所不同。他们是要以理解对方的姿态去聆听的。但是即使如此,心理咨询家也不会把病人说的话太放在心上。因为他们深深懂得自己和对方的立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太介意对方说什么,就会从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听对方讲话,而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他说的话。 
    如果做不到刚才说的这一点,那么连听的人都会分不清到底是自己说的话还是对方说的话。因为听的一方会在听对方说话时加入自己的理解。所以说,如果把对方说的话和对方本身分隔开来,就等于把对方孤立了起来。从这点来说,过去的家庭主妇懂得把“大家都一样”作为前提,来听别的主妇说话。如果有的主妇说到她们自己特有的事,那么其他主妇就会听过就算。这不愧是一种绝妙的“听”的方法。 
    现如今的年轻女性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一些村镇,一些并不熟悉的人们之间更做不到这点。他们互相之间问的太多,说的太多,听的太多,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因为这个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不太融洽。所以,我们应该从过去的家庭主妇身上学习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不要说对方没问到的事
    本章节与前面的第8章“不要说关于自己的事”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说的一方来说,“不要说关于自己的事”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如果别人没问就不说,如果别人问了就回答别人所问的内容就可以了。有时候两个人说着说着,说的一方会向听的一方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是问听的一方对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什么感想,而且这些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和说的一方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的一方不会问及听的一方有关的事是较少的。当你成为一个听者时,请牢记这一点。 
    如果你想继续听下去,你就必须站在说话方的角度去回答他的问题。如果你从自己的角度去回答,就会导致错误的理解,产生分歧。如果我们以此为基准的话,就会发现,有时对方好像是在问你,但此时你并不用回答。 
    例如对方说:“上两天,我遇到件......事,你说说看......” 
    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听者的你一般是没必要回答的。虽然对方叫你“说说看”,但这件事你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无法做出评价。如果要说的话也只不过是你的一些感想,但如果你所想的不是对方所想的,那么谈话的氛围就被破坏了。所以在这种时候,对方并不是真的要你回答他的问话,而只是想得到你的认同。所以为了考虑,你只需稍微停顿一下就可以了。诸如此类的问题,看起来是疑问句的形式,而其实你是不用回答,对方只是在等待你的反应罢了。 
    听者:是吗,(然后稍微停顿一下) 
    说者:你说气人吗? 
    听者:气人,气人。 
    说者:你说怎么办?(这个问题也没必要回答,因为对方也不是真的要你说怎么办。) 
    听者:是啊——怎么办呢?(停顿一下) 
    说者:所以说呀!你说遇到这种事我能不反抗吗? 
    听者:确实是。 
    听者的职责就是听。说的一方会一点一点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不满,从而达到释放的目的,这才是作为听者最大的成功。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听力高手而感到自豪的。要让对方满意,并不是替他做点什么就可以的。但是一个听力高手却可以做到。 
    但是也要请大家注意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和刚才很相似的情况,但这时,你是必须要做出回答的。那是说的一方要问你一些具体的信息时。这是对方想通过你的回答给谈话注入点活力。 
    说者:你们家也是个大家庭吧。一定也有许多烦恼吧!就像我们家的两个老人,你帮了这个就要得罪那个,我丈夫说让他们去,谁也别管,可那怎么行呢?你们一家共几个人啊?(此时如果你还是说些“是啊”之类的话,那么对方就没办法接着说下去了。对于这些具体的问题要尽量简洁的回答。) 
    听者:四个人。 
    说者:那样的话就轻松了。我们家有七个人呢! 
    听者:那可够呛喔! 
    说者:是呀。这不,这两天又……就这样,谈话一直继续下去,对方会感谢你听他发了这么多牢骚。 
    而当说者说“那样的话就轻松了。”时,千万不要去反驳他。因为当一个人心怀理想时,你再怎么反对都是没用的。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家在这种时候是不会去反驳对方的。因为他们知道对方只不过想发发牢骚,而在这时去反驳对方,就会使谈话变成争论,你也就放弃了“听”这一角色。 
    一旦你放弃了“听”这个角色,就意味着你已经陷入了对方说的话里,变得容易感情用事起来。以下就是这样的例子。 
    听者:哪里,也不轻松。我们家也够呛。 
    说者:但终归是四个人比较轻松一点。我们家有七个人呢!又有老人,而且孩子和老人的生活不能调和,真让人头痛啊。 
    听者:可是并不是人少就轻松的。比如你们外出时如果只剩老母亲一个人在家,你难道不担心吗? 
    这样一来,就偏离了原来要说的内容,双方开始争论“到底哪一家更不容易。”就像前面的对话一样,如果谈话里出现了“但是”之类的转折词,谈话就不会很融洽。 
    在谈话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听的一方要能判断出每句句子的语法。也就是说你要明白对方说的某些话并不是在问你。就像刚才说者的那句:“那样的话就轻松了。我们家有七个人呢!”这不是句疑问句。所以如果对方并没问你,而你却要回答,这就糟糕了。只要牢记住这一点,就不会让谈话变成争论。 
    在日常谈话中,被对方问及的问题不会和你有关,而是和他自身有关。因为人们总是会把希望别人听的话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当说的一方问你:“你丈夫工作的公司情况怎么样啊?”也许你会觉得唐突,因为这和刚才的话题毫无关系,而且又不是寒暄语。其实这时候她并不在问你,而是他自己想说一些有关丈夫公司的事。比如,当一个主妇想告诉别人她的丈夫升职了或者被解雇了,通常都会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出话题。 
    同样,如果有人对你说:“小朋友,你今年该升学了吧?”很多时候他是想说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但一般不会有人去问起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所以,当有人问你:“你丈夫工作的公司情况怎么样啊?”时,你应该回:“马马乎乎,你丈夫呢?”把话头再一次还到对方手中。听的一方应该始终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对方的话照原样重复一遍,这是作为听力高手的诀窍。
    说者:你应该也听说了吧。新闻里也谈了,我丈夫工作的公司现在正在裁员呢。幸亏我丈夫好像没在其中,真叫人担心啊! 
    听者:这确实让人担心。 
    如果照这样继续说下去的话,说者就要说一些该不该担心之类的话了。但如果听者可以说:“不在其中不是好事吗?你丈夫该不用再担心了。”这样很自然的就结束了谈话。这就是我们日常谈话的一种模式。但是,从客观来说,谁都不能说不用担心,但是之所以说我“不用担心”,就因为它已成为了一种谈话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很高明地去避免话题的深入。这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远或者太近的缘故。

    不要说关于自己的事
    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家是不会和病人谈话时说自己的事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对对方怀有一种戒备心理,所以就算对方问起也不说,而是因为如果说了关于自己的事,就占用了对方说话的时间,而不占用对方说话的时间,是对一个听者来说十分重要的一条原则。而且,从人类的感觉上来说,总是觉得听别人说话时间过得很慢,而自己说话时时间又过得太快,所以一旦轮到自己说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所以,为了防止自己说的时间过长,就最好不要说关于自己的事。听的一方和说的一方在对时间的感觉上会产生一种差别,而这种差别就正是听的一方产生厌烦情绪的原因。 
    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只适用于他自己。一般人认为,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告诉对方就等于增加了对方的经验。当然未必可以说这种想法完全不正确。但至少不完全像说的一方想像的那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验在很多情况下是要靠实践才能获得的。根据当时的时机和情况,才能得到相应的经验。而同样的机会不会再出现第二次。就算你觉得你的经验里包含着普遍适用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只适用于当时的情况。而且对于听者来说,他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人对他讲述自己的经验。 
    当一个人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经验时,就算是失败的经验,也会让人觉得这件事进展很顺利。更何况如果说到成功的经验时,自己也会觉得很了不起。那么从听的一方看来就会觉得你怎么这么自以为是。能够听别人自以为是讲话的人是在维系人际关系,而自以为是讲话的人却在破坏人际关系。不要让对方觉得你自以为是,要像和孩子或亲人说话那样怀着愉快的心情,这才是最成功的谈话。有一些话之所以让人觉得有点自以为是,是因为听的一方或说的一方在心理上产生了某种差别感。 
    我们先姑且不论学生时代怎么样,但如果在观察了步入社会的人和熟人或已经交往多年的好友之间的关系后,就会发现很多人之间在经济水平,教养水平(并不是指学历),文化水平上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有人要去美国,他就要注意许多文化上和习惯上的不同。怎么喝汤就是其中的一点。如果喝汤时总是发出响声,甚至都没人会和你交朋友。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高兴,不高兴这两种感情是人与人交往时最基本的感情,而文化背景又和它有密切的联系。在人际关系中导致不融洽的最大因素就来源于羡慕和妒忌,而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因为差别感在作崇,有些人之间既使在经济水平,教养水平,文化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也能成为朋友并且一直维持下去,这是因为他们一直保持着一种不让人产生差别感的关系。 
    当一个人开始想要说关于自己的事时,他的心理(头脑)状态已经从听的一方转换成了说的一方。如果你本来就扮演说的角色,那就另当别论了。可是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家来说,在心理状态发生转换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职责。 
    在前面已经说过很多遍了。比起“听”,人们更喜欢“说”,所以,当你必须作为一个听者时,你必须时刻注意这一点,否则一不小心你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生转换。尤其当对方有问题要解决时,他本来就犹豫在说与不说之间,所以这时候你更应该做一个彻底的听者。当你的孩子、爱人,亲人或者部下有烦恼时,如果你没有注意自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那么也就失去了这次谈话的意义。因为你本来是想听他们倾诉自己烦恼的。所以,不要涉及一些关于自己的事。 
    一些刚刚做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总是会被病人问道:“先生不想说点什么吗?有什么建议吗?”这并不是指医生不说关于自己的事,而是因为病人觉得医生过于谨慎,为医生不能给自己建议或是不能理解自己而着急。 
    而当他逐渐成为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家后,就不会受到病人如此的追问了。其实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家懂得不开口,静静地去聆听病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如果对方还是问你:“您没有要说吗?”这是因为你作为一个听者没有给予对方足够的参与。
    普通人之间谈话时,只有当对方是亲人或是很亲密的朋友时才能问刚才那样的话。也就是说对方其实并不是真的要你说些什么,而是希望你可以和他更亲近些。在这种时候你说自己的经验没有用的。而且无论是谁说自己的经验都对对方没有任何帮助。在这个时候,你就必须努力做到和对方更亲近些。而就像在前面的章节说过的那样,这样的关系对于“说”的一方来说是十分危险的。而对于“听”的一方,和对方更亲近,更积极的参与对方的说话是件十分困难的事。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说明的。 
    专业的心理咨询家不在病人面前说关于自己的事的另一个理由是他们不想让自己说的话直接对对方产生影响。和一些心理有问题的人谈话时,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心理咨询是会对人的心灵产生作用的。如果心理咨询家本身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乍一看来也许他很会解决病人的烦恼,而其实这只不过借助了病人和医生都认为的一种精神上的影响力。这是在宗教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尤其某些教会中的头领人物,更是对教徒们具有超强的影响力。因为这,许多教徒的灵魂得到拯救,但反过来,他们也很容易成为一个精神上的俘虏。如果宗教的创始者本来就真的具备人格魅力,那么他当然可以去拯救别人,但如果刻意的模仿,那么教徒们只能成为迷信集团的牺牲品。 
    同样,在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如果心理咨询家疏忽大意,也会造成危险的后果。也许你的朋友和家人会问你:“你是不是着魔了呀?”因此,心理咨询家通过听病人的讲话,反过来让病人自己了解自己,换言之,就是心理咨询家要成为一面能够照出病人内心的镜子。而决不能伤害他们的心灵,并且对他们造成个人影响。 
    人们总是会对一些可以和自己产生共鸣的人产生好感。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拥护者。一些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更加会有这种想法。甚至在他们应该听别人讲话时,他们也总是寻找着机会把对方的话题引到自己希望的领域。 
    骗子和某些推销员也总是会用这种方法。虽然推销员应该以“推销商品,更要推销自我”为准则,但推销员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由商品的优劣来决定。因为没有一个顾客想买不好的商品。所以如果不先搞清楚被推销的是什么商品,质量好不好,就会随着推销员的心理暗示,在某种意识的驱使下,糊里糊涂的就买下了商品。 
    而让对方听自己说话也存在着这样的危险。而且如果听的一方也没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就会产生一种被歪曲了的,不正常的人际关系,而在一般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这样的听者也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所以不会产生危险的结果。但如果听的一方是怀着要支配对方的意志这一目的的话,后果就难以预料了。因为每一件事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有利也有弊的。

 


责任编辑:abler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频道推荐

    精彩推荐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 “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

    房地产业新职业:验房师 10月27日,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正式启动《验房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 “…[详细]

    一位职场老前辈厉害总结的心得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详细]

    在不冒犯对方的情况下 优雅地结束对话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正当您在会议上与某人交谈,却从中意识到对话结束了!虽然你们都还在为延续对话而做出贡献,但却只是在运…[详细]

    最新信息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

    ·职业百科:系统交付工程师
    ·职业百科:仪器仪表工程师
    ·做人做事,顺序很重要
    ·凡事提前五分钟
    ·和领导出差,该聊点啥?
    ·闹离职的员工没走,不吭声的员工突然离职
    ·李佳琦一夜赚6亿,背后的高学历团队扎心……
    ·提升自己职业技能的方式,增加工作机会,提高成功的概率
    ·职场“名媛”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会员协议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会员价格

    版权所有 舟山爱博仁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民北路100号三楼(301)
    客服:0580-2086078 电话:0580-2526078 传真:0580-226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