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最近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近期,中央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以下简称《人才纲要》),《人才纲要》标志着海洋高等教育发展大发展的新一轮高潮的到来。目前海洋高等教育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海洋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作为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海洋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一、前景:《人才纲要》标志着海洋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一轮高潮的到来
从国际视野来看,世界近代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必须依靠海洋。目前国际上正处于海洋学研究的第三次浪潮,开发资源、保护资源、保护国家权益正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1997年,世界海洋委员会把当前海洋科技归结为四类:一是:科学文化进步,揭示生命起源、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海洋人类学)的研究;二是:探索和开发海洋财富,包括生物资源开发(主要是渔业)、油气资源开发、海洋运输、能源利用、空间利用和旅游、海洋环境容量等;三是:生命支持系统研究和保护,包括海洋与气候、生物多样性、健康和废物清除、防灾减灾等;四是: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学、伦理学、海岸科学、培训和教育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全球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出现了全球性的“海洋大科学”(Ocean Megasciences)研究,包括全球海洋观测(GOOS)、海洋科学钻探(Scientific Ocean Drilling)、热液海洋过程及其生态系统(Hydrothermal Ocean Processes and Ecosystems)、海洋生物多样性(Marine Biodiversty)、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等五个领域。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从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看,海洋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产业,为新阶段海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山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段时期以来,沿海11个省市纷纷制订了海洋强省规划,如辽宁提出“海上辽宁”战略,河北提出“海洋强省”战略,江苏提出“海上苏东”战略,特别注重强化海洋科技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的互动。由此,蓝色经济区呼之欲出,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航标”。
2005年我国各地隆重举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活动,海洋发展自郑和下西洋 600年第一次受到如此重视。
(二) 当前,全国海洋科学已处于的“潮起”阶段
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制订部属高校海洋学科发展规划,拟成立教育部部属高校深海科技联盟,拟召开教育部学校海洋学科教学工作会议,拟筹划与国家海洋局共建12所教育部部属高校,发展海洋学科。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人才纲要》中“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一览表”明确提出: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2015年为27000人,2020年45000人;海洋基础学科领军人才和海洋环境保护人才2015年为2000人,2020年为7000人;极地科研人才和大洋勘探人才2015年为400人,2020年为1000人。
另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列出了海洋科技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包括:海水淡化、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深海作业技术。
综上情况,从国家战略的需要、国家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培养符合海洋发展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二、问题:海洋人才培养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海洋战略、经济发展的需要
海洋热潮的出现,对高等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认为,目前海洋高等教育领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2]:海洋多头管理,造成海洋人才培养缺乏战略布局;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缺乏担当者;海洋科技日趋受到重视,但海洋政治、文化等研究相对滞后;海洋经济研究理论体系尚待完善;海洋教育机构分工不清,学科布局结构有待调整;鼓励海洋人才培养的政策还不完善;海洋战略研究单薄;海洋教育与产业结合度不结紧密。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海洋高等教育机构与人才培养数量不足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已有6所海洋大学(学院),涉海大学、学院机构40多所(见表1)。
表1 部分涉海高校教学科研机构设置(不完全统计)
|
(数据来源:各高等院校网站)
(二)学科专业设置、人才质量还不能满足需要
近年来,海洋类人才培养的数量增加快(见表2、表3),但质量提升慢,高层次、宏观、战略上的海洋科学规划人员少。目前,培养的更多的是低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较少;硕博学科布置有待优化。
专业名称
|
2010年本科招生计划
|
|||||||||
|
中国海洋大学
|
上海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大连海洋大学
|
浙江海洋学院
|
淮海工学院
|
大连海事大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科大
|
海洋科学类
|
80
|
30
|
--
|
--
|
60
|
30
|
60
|
--
|
--
|
73
|
海洋技术
|
80
|
30
|
35
|
30
|
--
|
31
|
--
|
--
|
--
|
68
|
水产养殖学
|
60
|
60
|
140
|
140
|
40
|
--
|
--
|
--
|
--
|
--
|
海洋生物资源环境
|
40
|
25
|
--
|
--
|
--
|
--
|
--
|
--
|
--
|
--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40
|
60
|
35
|
55
|
40
|
--
|
--
|
--
|
--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0
|
--
|
105
|
90
|
40
|
28
|
60
|
50
|
120
|
--
|
环境科学
|
50
|
30
|
65
|
30
|
40
|
--
|
--
|
--
|
97
|
68
|
环境工程
|
50
|
60
|
--
|
60
|
40
|
46
|
60
|
21
|
70
|
|
海洋经济学
|
30
|
--
|
--
|
--
|
--
|
--
|
--
|
--
|
--
|
--
|
海洋科学(海洋生物)
|
--
|
30
|
70
|
30
|
--
|
--
|
--
|
--
|
--
|
--
|
海洋科学(物理海洋)
|
--
|
--
|
35
|
---
|
--
|
--
|
--
|
--
|
--
|
--
|
海洋管理
|
--
|
30+35
|
--
|
30
|
--
|
30
|
--
|
--
|
--
|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
--
|
--
|
--
|
40
|
37
|
--
|
64
|
60
|
--
|
航海技术
|
--
|
--
|
--
|
--
|
--
|
--
|
630
|
40
|
--
|
--
|
航运管理
|
--
|
--
|
--
|
--
|
--
|
--
|
120
|
61
|
--
|
--
|
海洋测绘
|
--
|
30
|
--
|
--
|
--
|
--
|
--
|
--
|
--
|
--
|
专业名称
|
2010年硕博招生计划
|
|||||||||
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
|
上海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大连海洋大学
|
中科院海洋所
|
|||||
专业
|
硕士
|
博士
|
硕士
|
博士
|
硕士
|
博士
|
硕士
|
博士
|
硕士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
|
45
|
21
|
32
|
--
|
30
|
--
|
37
|
--
|
22
|
22
|
水产养殖
|
40
|
24
|
97
|
18
|
42
|
--
|
52
|
--
|
5
|
5
|
捕捞学
|
4
|
2
|
14
|
4
|
--
|
--
|
6
|
--
|
--
|
--
|
渔业资源
|
20
|
6
|
41
|
13
|
8
|
--
|
7
|
--
|
--
|
--
|
环境科学
|
38
|
14
|
26
|
--
|
--
|
--
|
13
|
--
|
4
|
10
|
渔业经济与管理
|
--
|
1
|
6
|
2
|
--
|
--
|
--
|
--
|
--
|
--
|
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
|
--
|
6
|
--
|
--
|
--
|
--
|
--
|
--
|
--
|
--
|
物理海洋学
|
40
|
31
|
--
|
--
|
--
|
--
|
--
|
--
|
12
|
13
|
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
|
10
|
11
|
--
|
--
|
--
|
--
|
--
|
--
|
--
|
--
|
海洋化学类
|
52
|
38
|
--
|
--
|
--
|
--
|
--
|
--
|
3
|
3
|
海洋地球物理学
|
2
|
10
|
--
|
--
|
--
|
--
|
--
|
--
|
--
|
--
|
海洋地质
|
23
|
13
|
--
|
--
|
--
|
--
|
--
|
--
|
12
|
11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26
|
13
|
--
|
--
|
--
|
--
|
--
|
--
|
--
|
--
|
(数据来源:各高等院校招生网站)
另外,厦门大学海洋学院2010年招生博士生44名,清华大学海洋生物学也招收少量博士生。同济大学每年招收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的博士生约20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10年招生博士生40名,河海大学2010年物理海洋学5名,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15名,海岸带资源与环境3名。
从以上数据来看,总体情况与《人才纲要》的目标差距还很大。
(三)学科综合与交叉不够
海洋科学发展的特点及趋势是大科学、高技术和学科交叉,但目前从硕博点来看,学科支撑还远远不够。从表4可以看出,设立海洋学科的学校比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物理海洋学、海洋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和海洋地质学等几个专业。由于海洋事业发展的限制,人才需求增长也比较缓慢。
表4 海洋科学研究生学位点设置情况
养单位
|
海洋生物学
|
海洋地质
|
海洋化学
|
物理海洋学
|
|||||
硕士点
|
博士点
|
硕士点
|
博士点
|
硕士点
|
博士点
|
硕士点
|
博士点
|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
|
||||||||
厦门大学
|
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
|
||||||||
同济大学
|
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
|
||||||||
中科院海洋所
|
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
|
||||||||
海洋一所
|
海洋科学一级硕士点
|
||||||||
海洋二所
|
海洋科学一级硕士点
|
||||||||
海洋三所
|
有
|
--
|
--
|
--
|
有
|
--
|
--
|
--
|
|
中国地质大学
|
--
|
--
|
有
|
有
|
有
|
--
|
--
|
--
|
|
浙江大学
|
有
|
--
|
有
|
--
|
--
|
--
|
--
|
--
|
|
南京大学
|
--
|
--
|
有
|
有
|
--
|
--
|
--
|
--
|
|
中国石油大学
|
--
|
--
|
有
|
--
|
--
|
--
|
--
|
--
|
|
吉林大学
|
--
|
--
|
有
|
--
|
--
|
--
|
--
|
--
|
|
天津科技大学
|
有
|
--
|
--
|
--
|
有
|
--
|
--
|
--
|
|
大连海事大学
|
--
|
--
|
--
|
--
|
有
|
--
|
--
|
--
|
|
华东师范大学
|
--
|
--
|
--
|
--
|
有
|
--
|
--
|
--
|
|
青岛科技大学
|
--
|
--
|
--
|
--
|
有
|
--
|
--
|
--
|
|
清华大学
|
有
|
有
|
--
|
--
|
--
|
--
|
--
|
--
|
|
中山大学
|
有
|
有
|
--
|
--
|
--
|
--
|
有
|
--
|
|
汕头大学
|
有
|
有
|
--
|
--
|
--
|
--
|
--
|
--
|
|
辽宁师范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上海海洋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大连海洋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广东海洋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浙江海洋学院
|
有
|
--
|
--
|
--
|
--
|
--
|
--
|
--
|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华东理工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南京农业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海南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宁波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烟台大学
|
有
|
--
|
--
|
--
|
--
|
--
|
--
|
--
|
|
河海大学
|
--
|
--
|
--
|
--
|
--
|
--
|
有
|
有
|
|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
|
--
|
--
|
--
|
--
|
--
|
有
|
--
|
|
海军潜艇学院
|
--
|
--
|
--
|
--
|
--
|
--
|
有
|
--
|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
|
--
|
--
|
--
|
--
|
--
|
有
|
--
|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
|
--
|
--
|
--
|
--
|
--
|
有
|
--
|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
|
---
|
--
|
--
|
--
|
--
|
有
|
--
|
(数据来源: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硕博专业数据库,共37个培养单位)
(四)鼓励海洋人才培养的政策还不完善
由于管理体制限制,教育和社会的脱节,社会需求和毕业生期望的背离,使部分学校的海洋类学生就业发生了困难。而目前海洋科技与管理的人员中,绝大部分来自高等学校海洋科学专业,但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由于海洋科学是艰苦行业,经济效益也不好,海洋科学专业受到社会的冷落。例如,优秀学生不报考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类就业也不“吃香”。而我们目前还没有鼓励、支持海洋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
(五)海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
海洋类学生实践和实习时间减少,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有所下降,海洋类学生的数理基础教育的质量比较差,另一现象,目前许多海洋大学是由水产院校改名而来,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基本沿袭原来的课程体系,难以达到海洋科学类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国家人才战略视野下海洋人才培养几点建议
(一)必须重视海洋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加强海洋管理,必须加大对海洋高等学校的投入。建议设立国家海洋教育基金,使海洋大学真正成为海洋经济战略研究基地,成为海洋现代管理、信息化管理基地,成为海洋经济与科技研发基地,成为海洋人才培养基地。
(二)大力加强海洋学科专业建设
建议教育部调整海洋学科、学位点设置目录,如将渔业海洋学等列入海洋科学的二级学科。适当下放海洋学科名称的命名权,支持有潜力学校增设海洋类学位点,设立培养海洋综合人才的新专业,如新设海洋政治专业、海洋文化专业。
在学科建设方面,要通过“借鸡下蛋”、平台带动、全新培育、继承发展、远近结合的原则来加强学科建设。有关学校要从应用为主走向重视海洋基础研究,在关键技术上,要从国家需求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促进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工程相结合。
尤其是,由于国内许多海洋大学从水产大学更名而来,必须重视渔业海洋学学科的建设渔业海洋学(Fisheries oceanography) 。
(三)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及高校要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有效发挥领军人物作用。要设立海洋高级人才培养和引进专项基金解决海洋高端师资紧缺的问题。要通过与海外大学合作培养、国内外985高校联合培养等办法,解决部分刚改为海洋大学的学校的海洋类师资问题。
(四)实施海洋类人才培养特殊政策
国家及地方,要与海洋高等学校一起,从招生、培养、就业、成长等各环节,给海洋人才提供特殊政策。如海洋艰苦专业的优先招生权,设立专项资助政策,为到海洋艰苦行业工作的学生奖励返还学费、设立海洋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等。
(五)鼓励涉入海洋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海洋高校要促进理工结合、文理交叉,加强教材建设,发展新的交叉学科方向,积极探索海洋类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结合国家重大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活动,鼓励试办综合型的海洋类专业,扩大海洋科学专业教育的领域面,培养复合型大海洋人才。
(六)建立海洋产学研平台
我们认为,海洋人才培养应从两头走:海洋高层次人才+海洋技能人员。要鼓励支持相关高校与海洋企业签订培养技能人才协议。建立健政府、学校、企业合作委员会,充分发挥海洋企业的行业优势及学校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联合制订、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科技项目开发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实行“定单式”人才培养,培养适应海洋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国家海洋局及其所属单位,根据学科、区域特点,选择一二所涉海高校,进行全面合作。
(七)海洋高校应担当海洋意识教育的责任
成功的海洋工作和保护有赖于知识渊博的决策者和一个见多识广的公众群体,海洋高等学校必须先承担海洋意识教育的社会责任。例如,美国的海洋教育不仅仅是海洋学科的学历教育,更是海洋保护、海洋意识的素质教育。有关高校要加强海洋科普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海洋文化活动和海洋警示教育。目前,我国应重点加强海洋国土观教育、国家海洋主权教育、海洋强国的教育、海缘政治教育、加快发展海洋科技的教育[3]。
(八)建立海洋高校与海洋系统的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应包括:建立海洋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协作的新机制,着力共建一批海洋院校;着力推动高等海洋院校与海洋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联合培养博士生;充分发挥海洋院校优势,着力推动校地合作,建设现代海洋技术培训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海洋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海洋部门与海洋院校联手,着力办好一批涉海学科专业,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海洋特色专业建设,逐步建成海科教合作基地;是以基层海洋技术与推广体系、海洋产业技术体系和各类海洋服务组织等为主要依托,引导大学生到海洋领域实习实践、就业创业,探索大学生参加海洋技术服务、海洋科普的机制和模式;各级各类海洋部门要加大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吸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学海、爱海、兴海,为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综上,我国海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在国家人才战略视野下,积极挖掘内涵、创新形式,抓住难得的机遇,以海洋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从而为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网.中央人才工作小组就《人才规划》答问. http://www.china.com.cn/info/zhuanti/gjrcfz/node_7090354.htm.2010-06-09.
[2]李杲,郑卫东.高校海洋学科发展要素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0(2):29.
[3]宋键,金秉福,张云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我国海洋地理教育的新要求[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16.
(本文表格数据来源于各相关高等院校及国务院学位管理部门)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