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小计划,它们没有魔力,不足以激起人的血性,而且可能无法完成。做大计划,目标定得高,会使人充满希望,努力工作,记住:一份高尚而有逻辑的规划,一旦被记录下来便不会消亡。
——丹尼尔·H.伯纳姆[2]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我们已知的第一位人生规划师。1730年前后,富兰克林起草了用于自我完善的计划,当时他二十八九岁。他列出了十三项想在生活中形成的基本美德,诸如节制、节俭、勤奋、谦卑等。他每周关注其中一项美德,每天记录自己的进步。
虽然富兰克林的计划颇有挑战性,但是它相对而言还算简单。我(迈克尔)第一次听到人生规划这个概念时,我以为它可能像企业战略规划,只是更详尽,整个规划放在三环活页文件夹里,内容包括一份详细的SWOT[3]分析(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威胁)、行动计划、甘特图。谁有时间做这事儿啊?
人生规划是什么
虽然也有其他人写过或讲过这个主题,但人生规划这个词似乎已被金融服务业强占了。如果你用谷歌搜索这个词,99%的结果会指向出售金融或保险产品的网站。而我们对它的定义与之不一样。我们给这个词的定义是一种特定的文书。当我们提到人生规划时,意即:
人生规划是一份简短的书面文件,通常为8到15页。它由你写出,为你而写。它描述了你想要如何被后人记住。它阐述了你个人事项的轻重缓急。它为你人生的每个主要领域都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把你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带到你理想的目的地。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份有生命力的文件,在之后的人生中当你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调整。
让我们逐字逐句地来解读这个定义。
人生规划是一份简短的书面文件,通常为八到十五页
对,就是这样。这不是一份大部头、厚重的、三环活页夹中一百页的详细计划。不,这只是一份简短的书面文件,你可以每天或每周轻松地阅读。
不要让简洁蒙蔽你。长度与影响力不相关。《十诫》《登山宝训》《米兰法令》《自由大宪章》《路德的95条论纲》《五月花号公约》《独立宣言》《美国宪法》《葛底斯堡演说》《奴隶解放宣言》……这些文件改变了世界,但每篇都不到五千字,如果印在书里只占十五到二十页。其中大多数文件少于一千字,就三到五页。能改变历史进程的文件不必长。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人生进程,你的人生规划同样也不必长,八到十五页足矣。
它由你写出、为你而写
你不能雇人来为你做这事儿。这事儿必须首先由你开始。它必须从你内心迸发,其他人没法写。除了你,别人不可能会读它(也许那些帮你实现你的目标的人除外,例如配偶、亲密的朋友或者导师)。这完全是由你自己来写、为你而写。
它描述了你想要如何被后人记住
当我们离开人世时,唯一重要的是我们为那些与我们有过交往的、我们所爱的人留下的记忆。最酷的是,现在我们有机会设计这些记忆。我们不是必须对一切听其自然。我们能主动创建它们。
它阐述了你个人事项的轻重缓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优先要做的事情由外部力量决定——我们的配偶、我们的父母或家庭、我们的老板,或者我们的社交网络。但我们真正要先做的是什么?哪些事是我们为了改善人生而想做的?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我们希望在这些优先事项中看到什么?人生规划就是定义这一愿景的机会。
它为你人生的每个主要领域都提供了具体行动指南,把你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带到你理想的目的地
对,我们马上要说到可重复的行为和不能讨价还价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规范不像海军造潜艇那样宏大,也不像公司介绍新产品那样详细,而是要求简明扼要。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份有生命力的文件,在之后的人生当中你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调整
这是关键。人生规划本身并不是结果。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计划、实施、评估,然后再重复一遍。第一次创建人生规划是最难的。因为你从零开始,所以你会觉得像首次发明轮子那样难。但是,一旦你做了第一次,你就只需要每年通过调整和改善来保持车轮向前滚动。
问对问题很重要
人生规划的格式是由三个有力的问题决定的。不过,在我们与你分享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讨论这些问题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的人生由我们所问的问题塑造而成。好的问题导致好的结果,糟糕的问题导致糟糕的结果。
例如,我(迈克尔)在2003年被任命为托马斯·尼尔森出版公司总裁。这是全美国第七大图书出版商。那段时间我工作非常忙碌,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努力取得成绩。
一天早上,我的右手拿着电脑,左手拿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下楼去上班。在离地面还有四级台阶时,我在地毯上踩滑了。由于空不出一只手去抓楼梯扶手,我一屁股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咖啡洒了一地。但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由于当天的安排本来就很紧凑,而我已经迟到了,我就站着处理完现场并去上班。这时疼痛感袭来。我的脚踝摔伤了。那天一事无成。随后的十天也是一团糟。我必须去做手术,上夹板,在伤处打了六颗钉子。不只是这些,我还必须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穿一只治疗用的靴子。总裁的日子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次事故发生的时机糟到不能再糟了。
在这个节骨眼儿,我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我这么笨拙?事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发生?我做的什么事导致我受到了这样的惩罚?但这些问法本身就有问题,完全徒劳、消极。当然,这些是自然而生的想法,甚至可能是必然会有的。在对损失感到惋惜的过程中,这些都是过程的一部分。但是,有更应该问的问题。
当坏事发生时,你可以问这个最好的问题:这次经历令什么事情变得可能了?你发现角度不一样了吧?你完全无法改变过去,而在一问之间,你的注意力从过去转到了未来。于我而言,脚踝受伤带来了几个益处,包括我急需的休息。
不管情况如何,最终的一条底线是,你永远无法选择什么事情会发生在你身上。事故和悲剧总会发生。你所要做的就是选择如何应对这些状况。开始应对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向自己提出正确的问题。
三个有力的问题
对于你的人生规划也是如此。人生计划实际上是回答三个有力问题的回答。让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考虑。
问题1:我希望自己如何被他人记得?
无论对什么事情做计划,最好的开始是计划每件事的结尾。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你想让这件事如何结尾?在你离世之时,你希望他人如何回忆你?我们将在第四章详细地讨论遗产问题,不过,你现在知道这个问题是革命性的,值得你慎重地思考、深沉地反思。
问题2:什么最重要?
也许你从来没想过要自己问这个问题。例如:你知道什么对你的父母很重要,你可能知道什么对你的配偶很重要,你几乎肯定知道什么对老板很重要。但什么事情对你而言重要?在你的人生中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关乎优先级别。别人无法为你决定哪些事更优先。你必须为自己负责。在第五章,我们将会进一步讨论优先级别。
问题3:我怎样才能从当下到达我的目的地?
如果你想改善你的人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潜力,你就需要弄清楚你当前所处的位置、你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你如何从前者到达后者。我们将在第六章讨论如何为自己绘制人生地图。在这一节,我们只是让你了解这个框架。
为人生引路的GPS
我们在本书的开篇,把人生规划比作让你回到正轨的GPS。这是个很好的比喻,尤其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如何从你当下所处的位置到达你想去的目的地。
所有的比喻总有一些不恰当的地方。但把人生规划比作GPS是为了强调和解释人生规划对你有什么作用。
GPS需要你输入目的地
在你决定你想去的地方之前,它什么都不会做。人生规划也是如此。它迫使你在人生的每个大项上决定出想要什么结果。这是人生规划的第一部分。
GPS让你更快、更顺利地到达你的目的地
我们两个作者都是路痴。没有科技帮忙,我们很容易就会迷路。我们的iPhone导航系统让我们顺利抵达目的地,我们不必绞尽脑汁自己找路。人生规划也是如此。
GPS对你的进程不停地给予反馈
你一直知道你在哪条街上、你必须走多远才能到达下一个拐角、你离最终目的地有多远。人生规划与此相似。它告诉你当前和目的地的距离。它会一直为你提供背景资料,指引方向。
当你迷路时,GPS帮你回到正轨
即使有GPS,你偶尔也可能转错弯。(老弟,我们肯定转错过!)但是该系统不会斥责你,它只是告诉你如何回到正轨。人生规划与此相似。它给你一个参考点,让你能到达你的目的地。
当路上堵车时,GPS重新规划线路
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遇到障碍是不可避免的。有效的GPS能够随时调整、重新计算路线。人生规划也是如此。它足够灵活,能克服障碍,不断前进。
GPS并不总是准确的
这并不奇怪。对地图数据库而言,要跟上所有的变化,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总有新道路、道路封闭、交通事故等等状况发生。你的人生规划也是如此。你不会总能做出正确的规划。你必须根据现实进行调整。人生规划提供了调整的框架。
GPS需要投资
当你租车时,是否曾为给导航系统额外付钱而有过一番犹豫?虽然你现在有几个免费的应用程序可用,但为此投资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人生规划与此相似。它需要前期的时间投资以及定期的回顾。但是,最终的回报是值得的。
人生规划是终身的实践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一次写一份人生规划是最困难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不是一份写好就束之高阁的东西。你的目标不仅仅是创建文书,然后一切照旧。
真正的价值是变成常态、永无止境地进步。做人生规划是你在未来的人生中一直都愿意做的事情。事实上,它最终将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
推荐阅读:生命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