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商人或企业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就是预见。人们常说要心存远见,这远见就是对未来的预测和把握,把握得好则财源滚滚,把握得不好则两手空空,甚至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商海风云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再做好应对的准备和辅助方案,必然能不断提高成功的几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准确把握影响市场变化的多种因素,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多打一些漂亮仗。
在美国进行的81家企业调查表明,一个企业的行动有效性与其预测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同类调查也证明,凡是收集利用外界信息较多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其经济效益和经营业绩都普遍要好得多。
预见是对未来环境的判断,它包括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全部因素,其中有企业能控制的因素和不能控制的因素,对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就要去适应。企业预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这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产生着影响。
预见带有超前性,是企业经营者审时度势的关键。预见从现实事物出发,同时又超越现实事物的界限,使认识走到事物的前头。它不仅以过去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且还以事物的客观规律为依据,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预见的超前性还表现在它走在实践的前头,预见的结果都是尚未付诸的实践。
因为预见得当而获得成功的企业很多,其中福耀玻璃厂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福耀玻璃厂仅仅用了十多年时间,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发展成为一家每项决策都会牵动汽车玻璃国际巨头们神经的大型汽车玻璃制造企业。作为福耀玻璃企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曹德旺,真是功勋卓著。
曹德旺说:“预见到机会往往意味着一半的成功。”他认为,有智慧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不同寻常的对市场机会的预测和捕捉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市场现象,预见其中蕴涵的机会,然后通过精心准备与策划,抓住这些机会。由于曹德旺超强的市场预测与捕捉机遇的能力,福耀玻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员工数量从原来的500人上升到7600人;工厂由偏居东南的福建福清扩展到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内蒙古等地,并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销售网络;年销售额从1989年的4000万元上升到24亿元,盈利从1989年的763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5亿元左右。
福耀玻璃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有几次大手笔的关键性决策,体现了曹德旺在机遇面前表现出的“猎手”特质。
在福耀玻璃厂生产的双层玻璃年产量达到30万片的时候,有一批出口的双层玻璃遭到对方退货,损失72万美元。就在业界对双层玻璃的前景看淡的情况下,曹德旺出人意料地决定增加一条年产量为120万片的双层玻璃生产线。曹德旺决策的理由之一是,当时生产线的建设成本很低,在行情较好的情况下,双层玻璃生产线的建设成本将增加几倍,并且曹德旺预测,未来双层玻璃的价格有望出现大幅回升。后来的事实证明,曹德旺的嗅觉相当敏锐,这次正确的决策使得福耀玻璃实力大增。
福耀玻璃与法国圣戈班的联姻和分手,更体现了曹德旺的预见能力。在适当的时机与法国圣戈班联姻,又在适当的时机与其“友好”分手,为福耀玻璃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96年,在公司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曹德旺主动让出福耀玻璃的部分股权,引进法国圣戈班公司作为股东。在与圣戈班合资的过程中,福耀玻璃从单一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发展成为具有汽车玻璃设计能力的企业,为福耀玻璃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机会。由于圣戈班只把福耀玻璃看做其在中国市场的一颗棋子,而曹德旺却希望福耀玻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双方对福耀玻璃的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曹德旺又在1999年主动与圣戈班“友好”分手。
在2001年,曹德旺决定收购陷入严重经营困境的通辽浮法玻璃厂的决策,不仅引起了证券市场的种种责难,而且在福耀玻璃厂内部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收购后的第二年,浮法玻璃市场出现了令所有反对者都感到吃惊的有利局面,通辽浮法玻璃成了福耀玻璃的另一个重要利润来源。
“看看天上飞的云,就应该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就应该知道远方的云什么时候会吹到我们这里来。”曹德旺对企业家必须具备超前的市场机会预测与把握能力,作如此形象地比喻。作为一位出色的市场机遇猎手,曹德旺创出的福耀玻璃品牌,在国际汽车玻璃市场上的声誉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