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 >> 资讯动态 >> 关于印发《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2-01-13 13:58:09  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为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进民生福祉,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管委会,市级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2月31日

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为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进民生福祉,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妥善处理好“强改革、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等关系,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表现在:就业工作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整体就业水平高质量发展,《就业促进法》得到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的就业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创业促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政策推陈出新,人才队伍提质增量,人才平台升级壮大,人才活动亮点纷呈,人才生态持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全民社保”进一步覆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深入优化,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机制逐步规范,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逐渐加大,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效能不断提升,欠薪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劳动关系呈现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最多跑一次”和数字化转型攻坚克难,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平台建设稳步向前,社会保障卡业务扩量拓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15年基数

“十三五”规划目标

2020年数

1.人才总量(万人)

109.8

150

123.4

2.专业技术人才数(万人)

36.43

44

49.5

3.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6.93:36.5:56.57

7.32:37.3:55.38

7.37:37.6:55.03

4.高技能人才数(万人)

16

21

27.98

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48〕

〔30〕

〔68.65〕

6.城镇登记失业率(%)

2.88

≤3.5

1.74

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87.3

295

340.59

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7

>98

>98

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14.9

129

156

1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64.92

175

228.53

11.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98.2

基本实现全覆盖

实现全覆盖

1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96.8

95

95.5

13. 其中:调解结案所占比例(%)

80.00

>80

83

14.社会保障卡发卡数量(万张)

284

411

470

注:〔〕内为5年累计数。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第一个五年,是积极应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擦亮“七张金名片”,建设“五彩嘉兴”、“三城一地”,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推动全方位全领域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在深化城乡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的关键时期。我市抢抓建党百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三大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首位战略,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巩固,政策、项目、平台优势稳步增强,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持续提升,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局势。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对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适应及引领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差距,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够紧密,人才服务亟须全面深化,人才工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养老保险面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收支矛盾日益凸显等风险,在体现公平性、规范参保缴费、保证可持续性方面有待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经贸格局调整等因素影响,劳资纠纷处于易发态势,落实根治欠薪工作机制仍存在问题,新业态劳动用工政策供给与监督管理相对滞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更加强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压力增大。与数字化改革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发展活力未能充分激发,尚未实现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治理现代化。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惠民生与促发展相结合,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预期,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突出人才引领发展,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争当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服从、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努力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项任务。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落实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人的现代化发展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导向,对照人民群众新期盼,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我市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数字赋能、整体智治。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高效协同、系统集成”的“数字人社”,高水平推进治理现代化。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协调,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既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又促进前后政策衔接平衡;既着眼当前,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和关键小事,又放眼长远,谋划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集中攻坚克难,着力补齐短板、化解矛盾。

(三)主要目标

1.就业更充分更高质量。强化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稳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形势,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健全城乡融合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促进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畅通各类劳动者创业创新通道,进一步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推进就业增收,促进共同富裕。“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2.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突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推动人才队伍量质并举,人才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长三角人才集聚“强磁场”效应不断显现,全力打造菁英人才纷至沓来的创新活力城、人才制度开放创新的改革先行地、营智环境迭代升级的生态最优市。到202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70万人,新增高层次人才5万人、基础人才70万人,市级领军人才(团队)达到1000人、新时代工匠8000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67.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49万人,持续提升人才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

3.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失业保险体系。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全国统筹,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实现户籍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5万人。

4.人事管理服务制度更加优化。全面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使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人事管理服务水平有实质性提升。逐步推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优化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用人机制。积极探索提升事业单位人员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到“十四五”期末,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

5.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稳步提高,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差距逐步缩小。

6.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鼓励与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优化新业态用工模式,支持“共享用工”“弹性用工”“跨界用工”等新型用工模式。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水平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全面推进“安薪在嘉”工程。到“十四五”期末,市县两级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不少于100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2%,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80%。

7. 数字化改革更有成效。把数字化贯穿到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障、人事管理、工资分配和劳动关系等全过程各方面,统筹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以重大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为核心,推动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流程再造、协同高效,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整体智治体系,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激发发展活力,加快实现治理现代化。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

指标

2020年基数

2025年目标

属性

一、人才

1.人才总量(万人)

123.4

170

预期性

2.专业技术人才数(万人)

49.5

67.5

预期性

3.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7.37:37.6:55.03

7.4:38:54.6

预期性

4.技能人才总量(万人)

91

140

预期性

5.高技能人才数(万人)

27.98

49

预期性

二、就业

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68.65〕

〔70〕

约束性

7.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左右

约束性

8.职业技能年培训人次(万人次)

13.8

16

预期性

三、社会保障

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40.59

350

预期性

10.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7

预期性

1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

11

13

预期性

1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28.53

233

预期性

1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56

165

预期性

四、劳动关系

14.市县两级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个)

402

502

预期性

15.“互联网+监察”掌上执法占比(%)

95

100

预期性

16. 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

100

100

约束性

17.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95.5

92

预期性

18.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80

80

预期性

19.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终结率(%)

/

85

预期性

五、公共服务

20.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万张)

/

350

预期性

21.申领电子社会保障卡人数(万张)

202

450

预期性

注:〔〕内为5年累计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

/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终结率”指标为新增指标;

我市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从2021年开始正式启动发行。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就业水平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各项方针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1.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就业。以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深化就业领域数字化改革,推动富民增收,推进共同富裕。健全市、县两级政府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机制,研究建立就业工作综合考评体系。梳理和完善现有的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政策措施,建立与财政、金融协调的就业政策联动机制和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对就业的影响评估机制,形成系统的、长效化的、城乡融合的就业政策体系。规范使用好就业补助资金,保障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到2025年,建立起城乡深度融合的促进就业体制机制。

2.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落实自主创业税费优惠政策。推进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高质量建设,加强创业项目库、创业导师库、创业培训师库建设。大力开展创业创新培训,加大对初创企业的场地支持、设施提供、房租减免、住房优惠等政策扶持力度。举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业挑战赛,培育一批创业典型,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每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以上,扶持创业3000人以上。

3.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拓宽就业渠道,开发更多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践)力度,强化困难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帮扶。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将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持证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实施分类精准帮扶,拓宽公益性岗位开发渠道,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统筹做好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

4.全面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形成能准确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就业形势的工作体系。加强政府服务企业保障用工能力,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多方协作、互惠共赢”的人力资源供需长效机制。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消除城乡、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推动劳动者在就业地同等享受就业服务和政策,加强信息收集和共享,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巩固深化劳务协作成果,持续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山海协作”和校企合作等,加大技能型务工人员引育力度,畅通市外务工人员来嘉就业通道。强化企业用工监测,切实做好企业稳定就业工作。“十四五”时期,力争市、县两级所有人力资源市场完成智能化改造。

专栏3 促进就业创业项目

01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实践)项目

做好见习基地三个“一批”工作,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情况,“十四五”时期力争见习(实践)高校毕业生5000人。

02 普、技工人力资源扩增项目

到2025年,力争100家以上省外院校与我市达成合作,每年引进和培育技能型务工人员不少于1万人。

(二)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抢抓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机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塔尖高耸、塔身丰富、塔基稳固”的人才队伍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把嘉兴打造成为海内外人才向往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1.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制度创新的核心环节,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深化人才创业创新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建设嘉兴人才码和云平台,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打造“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系统集成”的数字人才工作系统。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知全局、懂人才、干实事、善服务的人才工作者队伍。深化长三角人才交流合作,促进人才评价互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信息互通、人才活动联办。

2.大力引育高端人才。建立全球化、常态化引才网络,加快构建“高精尖缺”人才吸纳平台,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 ,精准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硬核人才、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及团队。把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红船杯”大赛等引才活动打造成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嘉兴特色的标志性引才品牌。支持建好建强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打造院地合作新样板。

3.倾力打造“青创之城”。大力实施青年英才集聚行动,提升青年人才入选人才计划比例。深入实施“硕博倍增计划”、大学生“550”引才实施意见,布局百所高校人才合作站,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幅度提高我市企业设站数量和授牌数量,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基地),持续开展“学子回嘉”“千企百校行”巡回引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云招聘等系列活动,广泛吸引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海内外青年人才来嘉兴创业创新。

4.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高端化、规范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进程。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完善考核评估。举办论坛、竞赛、交流、培训等活动,加快引进一批全球知名人力资源机构,积极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完善异地劳务协作和余缺调剂机制,巩固脱贫攻坚、区域协作等方面成效。

5.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工程技术领域职称自主评聘改革,扩大民营企业自主评聘试点范围,加强对改革放权后的自主评聘单位、社会化评价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自主评聘改革和工程技术领域社会化评价改革。落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制度,加强职业资格实施工作监管。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市杰出人才培养人员的管理考核,做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选的选拔培养工作。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6.加强技工院校发展。鼓励企业、个人直接投资兴办非营利性民办技工院校,支持嘉兴技师学院创建万人学校,积极推进嘉善筹建技师学院,实现技工院校县(市)全覆盖。强化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开展市级示范性专业建设。创新教师聘用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批师资培训基地。加强统筹,落实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对开展社会化培训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办院校,在国有净资产不减少的前提下,按培训完成量的一定比例核增绩效工资。深化“校企共同体”建设,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岗式培训,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由企校双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7.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持续推进职业技能六大行动,重点遴选培育一批以嘉兴首席工匠、嘉兴巧匠等为代表的新时代工匠骨干队伍。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引进紧缺急需技能人才。依托单位、行业建设技能创新工作团队,致力于开展技术技能新标准研究,实现技术、技能、工艺创新和成果转化。构建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加大竞赛支持力度,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创建嘉兴市职业技能竞赛品牌。进一步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考核。以嘉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建立健全以企业等级认定为主,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认定、技能竞赛选拔认定等为辅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大技能人才宣传力度,提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

专栏4 人才队伍建设项目

01 精英人才倍增工程

通过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端人才选拔制度的有机结合,逐步构建层次分明、上下衔接、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专家选拔培养制度体系。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新遴选途径,聚焦打造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提高产业人才集聚度,靶向引进重点领域高端人才项目。到2025年,新增市级领军人才(团队)1000人。

02 青年人才海纳工程

打造“青创之城”,深入实施硕博倍增计划、大学生“550”引才实施意见等,组织青年学子嘉兴行、雁归计划、“千企百校行”等活动,前移引才端口、拓宽引才渠道,增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到2025年,累计建设150家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新增硕博等高层次人才5万人,大学生等基础人才70万人,提升人才发展活力。

03 专技人才提升工程

每年动态管理一批专业科目培训机构,每年组织举办30期左右的高级研修项目,进一步加大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力度,每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04 技能人才锻造工程

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紧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坚持政府推动、高端带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每年举办15期左右高技能人才研修班,遴选10名具有高超技艺的嘉兴首席工匠、30名具有精巧技能的嘉兴巧匠、200名具有优良技能的嘉兴良匠、1200名具有熟练技能的嘉兴青年工匠,带动新时代技能人才向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方向发展,为争当高质量发展、市域治理现代化“两个排头兵”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到2025年,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20万人左右,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9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

05 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围绕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依托各职业(技工)院校,改建、扩建或新建5个左右设施优良、特色鲜明、产业配套的重点专业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同时扩建嘉兴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争取创建1-2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强化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平稳运行同企业发展、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1.落实社会保障惠民政策。促进共同富裕,建立兼顾各类群体的待遇合理增长机制,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按照中央、省决策部署健全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失业、工伤保险待遇。将失业保险享受对象由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参保职工和企业,将支出范围从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进一步扩大到支持职工技能提升、企业稳定岗位上。

2.深化社会保险改革。坚持制度引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前进。全面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全国统筹,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经办体系,全面落实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市级、县(市、区)政府对本地基本养老保险的责任,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缴费基数,强化基金征缴,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差别化、可浮动的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全面建立工伤预防联防联控体系,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探索实施新业态用工职业伤害保障机制;更好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作用,进一步推进大龄失业人员待遇延长政策。

3.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水平。推进数字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按照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要求,完善共享数字机制,提升数据协作能力。加强数据应用分析、实现经办工作精准管理、职能化管理、科学管理。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和应用,促进经办管理服务转型升级。拓展数据应用,建立实时监控体系和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经办管理服务模式。

4.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坚持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建成事前风险评估、事中业务控制和事后检查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促进完善社会保障经办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监督手段,推进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系统运用,加强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监管水平。全面推行第三方审计和安全评估,强化审计和评估结果运用。加强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的有机衔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专栏5 社会保障项目

01 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调整专项行动

进一步突出制度的托底保障功能,明确财政补贴的主导作用,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和发展力,优化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结构,持续增加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力度;建立基础养老金固定调整机制,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探索实现基础养老金指数化动态调整,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稳定调资体系。

02 建立新业态人员参保缴费办法

研究适应新型就业形态的参保缴费办法,促进和引导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体参保情况开展精准宣传,落实应保尽保,与用人单位建立规范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03 建立工伤预防联防联控体系

制定落实工伤预防“1+X”工作制度,建立工伤预防联防联控体系。定期开展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分析,及时通报工伤事故高发频发行业、企业信息,建立工伤预防联席会议机制,联动开展工伤调查和劳动保障执法检查,打造工伤预防立体化宣传平台,实现全市每年工伤事故发生率下降到6‰左右。

(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围绕共同富裕工作主线,建立符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水平,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收入均衡增长和财富分配合理调节机制。

1.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建立权责分明、用人自主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岗位管理,规范岗位设置政策措施,形成统一标准、统筹聘用的管理体系。强化聘用制度,完善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和处分等管理办法。积极推动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评聘,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不断完善体现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事业单位分类公开招聘,提高公开招聘的科学化水平。全面落实科研人才创业创新政策,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

2.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和表彰奖励秩序。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收入的比重。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合理调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研究制定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奖调整政策,完善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奖与考核挂钩的发放办法,研究建立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建立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激励机制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全面落实上级制定出台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政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资管理,完善政策体系。统筹评比达标表彰和规范行政奖励,指导各地、各部门有序开展评比达标表彰和行政奖励工作。

3.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科学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企业收入分配的指导。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缩小工资水平差距。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巩固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

(五)创建共建共享的和谐劳动关系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强政府调整劳动关系能力建设、企业和职工协调劳动关系能力建设,坚持统筹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完善劳资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共建共享的和谐劳动关系优化发展。

1.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劳动关系协调队伍能力提升、企业劳动用工体检、劳动关系工作信息化服务、企业及区域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专项行动,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劳动关系源头治理,研究制定符合嘉兴实际的新业态和人力资源机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2.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持续抓好“无欠薪”县(市、区)动态管理和常态复核,纵深推进“浙江无欠薪”行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欠薪联合预警指挥、工资支付监管、劳动纠纷治理一体化、劳动保障信用监管“四大平台”全面应用。深化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拖欠工资“黑名单”管理,协同相关部门推进信用审查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落实。探索推进“互联网+监察”综合执法改革,探索新业态工资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建设领域源头治理,大力推进劳资专管员持证上岗。持续畅通线上线下举报投诉渠道,提升执法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和掌上执法办案效能。定期开展残疾人、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障综合执法检查,保障合法权益。

3.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体制机制。聚焦办案质量,开展仲裁办案质量提升行动和“建标准院、开标准庭、办标准案”建设活动,推进劳动争议调裁诉衔接机制改革,优化维权服务。突出源头治理,不断加强对基层兼职仲裁员、调解员队伍培养,推进企业、商(协)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和镇(街道)多元化解工作,实现多数劳动纠纷就近就地化解。深化数字仲裁建设,实现劳动人事争议网络维权保障水平智能化,以数字赋能实现智慧仲裁。加强长三角区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协作,推动仲裁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专栏6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项目

01 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

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防范和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为主线,扎实推进我市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到2023年底,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全市开展劳动用工体检10000家企业;全市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7000名;打造国家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组织1-2家,省级10-20家,市级100家;培育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1-2家,省级20家,市级50家;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得到全面推广和普及。

02 仲裁办案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统一全市仲裁文书制作、庭审规范与审理流程,深化要素式办案改革。推广调解仲裁网络平台,推进网络仲裁庭、调解室建设,逐步推进庭审与裁决书上网公开。

(六)构建“数字人社”新格局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数字化创新提升攻坚行动,聚焦“一体化、全方位、制度重塑、数字赋能、现代化”五大改革特征,以重大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为切入点,以破解问题为工作导向,建立感知灵敏、决策科学、执行精准、服务高效的“数字人社”。

1.推进政务运行与服务数字化改革。优化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办公系统,提升机关协同办公、政令智达能力,加强智慧督查、风险管控、数字化评价等方面的建设,与决策部署和监督评价环节衔接融合,形成数字化政务运行体系;借助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的业务流程、经办模式、手段工具等进行系统性重塑。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好办易办”,实现数据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健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经办规范的迭代升级机制,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就近办”“一件事”集成办,丰富政务服务供给渠道,探索推出政务机器高频事项受理服务,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对公共服务进行流程再造,进一步方便群众。

2.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治理与执法监管数字化改革。聚焦“重大任务、年度目标”,全面梳理核心业务,推进核心业务数字化。构建“重大任务”贯彻落实的综合集成机制,构建全域智慧协同治理综合应用。提升数字就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智慧技能、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全周期管理,智慧仲裁等应用,探索建立电子劳动合同在新业态的应用,推进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开展政策、基金、执法、资金监管,形成闭环式监管,构建风险管控体系。

3.推进决策指挥与体制机制数字化改革。完善“人社指数”,形成“用数据说话、决策、管理、服务、指挥”。通过网络汇聚众智,大数据辅助,围绕推进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障、人事管理、劳动关系建设、信访维稳等,以及重大风险防控等决策需要,打造“一屏掌控”的中枢驾驶舱应用场景;全面构建一整套与“数字人社”相适应的行政执法程序、体制机制和制度框架,构建“对标争先”的改革“赛马”机制,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推进全市改革试点和成果推广。实现“数字法治人社”,推动法治建设重要领域体制机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系统重塑。建立从政策法规到数据的统筹推进机制。深化内部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机关和事业单位条块整合、业务融合。构建覆盖数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推进数据开放和应用创新等。

专栏7 打造数字化改革多跨应用场景

0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枢数字驾驶舱

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对接决策相关系统,完成中枢数字驾驶舱的建设,围绕推进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障、人事管理和工资收入、劳动关系、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以及重大风险防控等决策需要,打造一批“一屏掌控”的中枢驾驶舱应用场景。

02 核心业务数字化提升

推进数字就业建设,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等模块,对企业开展运行监测和援助服务,建设完善劳动力资源库;统筹数字人才建设,以嘉兴人才在线云平台(人才码)为抓手,实现电子社会保障码和人才码两码融合,加强人才数据库建设;加强数字社会保障建设,实现全市社会保障统筹区、险种、人群、业务和服务渠道全覆盖,建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监管体系,建立社会保障信用评价体系;聚焦智慧技能建设,推进智慧技能一体化平台建设,提升技能数据归集等功能,形成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劳动者技能电子档案;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数字化建设,扩充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位设置等人事工资管理业务模块,推进工资数据、业务经办“省集中”;推进人事考试数字化,完善人事考试标准化设施,加大电子化考场建设,建立健全人事考试指挥平台,加强考试数据统计、考场情况监管、考试调度指挥;推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数字化,完善欠薪预警分析模型,推进企业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建设,推动劳动纠纷一体化平台应用,探索线上执法试点;推进数字仲裁建设,提升调解仲裁功能,推广微仲裁,提升全市调解仲裁庭网络庭审功能,有效对接ODR在线矛盾化解系统、社会纠纷矛盾化解调处中心平台等系统;加强劳动关系数字化建设,运用区块链技术,为新业态用工双方,提供短期用工电子劳动合同服务,解决新业态用工“取证难、示证难、认证难、存证难”等问题。

0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好办易办”

改革完善不适应数字化要求的业务规则和流程,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就近办”“一件事”集成办。以场景化的多业务协同应用为切入口,持续迭代升级群众企业“一件事”和机关内部“一件事”。丰富政务服务供给渠道,构建与银行等单位的联网代办、上门办等机制,推动解决老年人、偏远地区人群“数字鸿沟”问题。探索推出政务机器高频事项受理服务。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

04 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

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自然过渡换发。大力发展电子社会保障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实现一网通办、一卡通行。以“全业务用卡”为基础,推动长三角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拓展社会保障卡在惠农惠民、待遇发放、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场景。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开展社会保障卡的创新应用示范建设。

四、保障措施

“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艰巨,必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以更高的站位、更精准的措施、更有力的保障,努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作用,明确相关任务和时限,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严格工作制度,构建一体化、立体化联动工作体系,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高效落实,妥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强化队伍建设。统筹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政策业务培训学习,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强化干部作风纪律为基础、以提升干部业务能力为重点,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强化资金保障。以财政预算投资为主导,探索数字化改革工程建设投资的新模式,建立可持续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运营模式,大力引进社会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建设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和评估体系,规范项目统一决策和组织实施程序。

(四)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主题宣传活动,以激发改革动力为主线、加强宣传策划为牵引、开展政策解读为重点、突出舆论引导为抓手、强化宣传平台为基础,积极拓展宣传阵地,不断丰富宣传方式。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舆情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健全舆情收集、研判、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为全社会凝心聚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健全评价体系。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四五”规划指标特别是重点指标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价,开展重大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加强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将绩效同部门人员的考核、奖惩挂钩,切实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各县(市、区)、嘉兴经济技术

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发展改革局(发改经信商务

局)、人力社保局。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2月31日印发


责任编辑:yuanpf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频道推荐

    精彩推荐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最新信息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浙里惠民保•舟惠保”开始啦~
    ·外贸回暖!9月宁波出口“两位数”增长
    ·关于暂停人力社保部分业务办理的通知
    ·2018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揭晓
    ·5分钟搞定个税专项扣除申报!附47个热问解答!收藏这篇就够了
    ·年终奖个税减免终于出来了!大家可以算算你的年终奖需要缴多少?
    ·一图带你算明白!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帮你多拿多少钱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怎么扣?看完这两个动漫短片就明白了
    ·常见的50个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疑问答疑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会员协议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会员价格

    版权所有 舟山爱博仁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民北路100号三楼(301)
    客服:0580-2086078 电话:0580-2526078 传真:0580-226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