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不宜简单比对妄下结论
2018-06-15 15:04: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高职就业率比本科院校相对稍高,这是事实。我们在宣传中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时,既不要渲染,也无须回避,只有实事求是地全面呈现,才能有效引导人们对职业教育产生理性的认知。
日前,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7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9%,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央广网6月12日)
毫无疑问,该就业报告信息丰富,不可能只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单项统计。然而,许多媒体却将其简单浓缩成了“高职高专毕业生走俏,就业率超过本科”。新闻一出,不仅本科院校不屑一顾,就连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们也普遍感到无底气,许多读者甚至因此对相关评估结果不信任。
难道真的是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出了问题,而导致最终得到的数据不真实?显然不是。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统计数字,2017届全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达到735.8万人。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是基于对2017届大学毕业生(全国样本为30.6万)毕业半年后,以及2014届大学毕业生(全国样本约26.4万)毕业三年后的调查问卷。针对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这样的样本覆盖率显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问题出在对数据信息的解读上。多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虽然就业形势很好,但招生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为了走出生源危机,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不得不加大对职业教育以及本校形象的宣传力度,而就业率便是首要的“亮点”指标。为了显示自己“厉害”,光说就业率高,就是高到百分之百也未必有人信。于是,许多高职院校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与本科院校作比较,如“新生入学成绩超过二本”“毕业生被企业抢订一空”“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等,以特别显示高职院校非常“厉害”。如今,该就业报告被媒体简单解读成“高职院校毕业生比本科生厉害”,虽然会被正在面临招生之困的高职院校广为转发,但实际宣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现实问题无法绕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未必就代表就业质量高;眼前的就业率高,无法表明高职生与本科生的职场“天花板”谁高谁低;就算就业率较高,但也显示不了流失率、成就率谁高谁低,等等。正是有了认知上的这些疑问,人们才不会轻易相信那些愚民式的忽悠。相反,这些断章取义式的宣传,不仅会伤害媒体的公信力,也让职业教育屡屡“躺枪”,从而加剧生源危机、认可度危机。
对于宣传大学生就业一类的综合信息,媒体一定要走出简单比对就业率的误区,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编写以偏概全式的标题和制造“重大”新闻。就业率的研发方和发布者需要提前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剖析出有价值的综合信息,然后通过媒体实事求是地公布于众,以引导社会各界真实、全面地认识全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尤其是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就业政策创新、人才政策调整、城市容量布局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诚然,高职就业率比本科院校相对稍高,这是事实。我们在宣传中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时,既不要渲染,也无须回避,只有实事求是地全面呈现,才能有效引导人们对职业教育产生理性的认知。
责任编辑:wangsy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