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2018年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40周年。这个周年纪念正值非同寻常的历史时刻:美国明显在退出全球化,为中国加快步伐,成为全球贸易体系守护者提供了确凿无疑的机会。
此外,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从贫穷国家崛起为世界强国,这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继续推行反全球化政策的情况下。
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4美元,不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三分之一。当时中国是一个只关注自身的国家,其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仅为9.7%,如今已成为32.7%。
自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显著。2009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2014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此期间,有7亿多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中国是过去40年来唯一没有遭遇本土金融危机的新兴经济体。
如今,中国已成为中上收入国家,每年的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到2025年左右,这一数字可能会突破12700美元大关,标志着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产国,以及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中国全心接受全球化。它发起了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把中国同亚洲、欧洲和非洲市场联系起来。中国为支持“一带一路”而提议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最初虽然遭到美国的公开反对,但如今已有77个成员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发展机构之一。
2015年,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列为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五种货币之一,其他四种货币分别是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这使得人民币向着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迈进了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实施自主经济转型后,都出现了经济崩溃,而中国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方法上的差异。
在过渡的早期阶段,中国的重型设备制造和炼钢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内存在大量无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在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如果没有保护和补贴,这些行业是不可能存活的。因此,中国政府对这些企业给予补贴,但却开放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中国在这个领域内享有比较优势。这种双轨方式使中国保持稳定,实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经济开放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中国在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限制外资流入。另一方面,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双轨过渡是有代价的。市场干预和扭曲导致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加剧。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恶化。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在2012年至2017年担任国家领导人的第一个五年任期内,在其盟友王岐山的协助下,发起了全面反腐;提议通过消除双轨制改革的扭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倡导严格的环保规定,在高速增长与“绿色”增长之间实现平衡。
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增长,它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力也将随之增长。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期间,习近平获得了第二个五年任期,成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他现在的任务是使中国完成向高效率的公开市场经济转型,为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新秩序做出贡献。
中国将继续推行消除贫困和饥饿的计划,并且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局限于本国。中国将继续奉行不干涉原则,同时继续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贸易和投资机会,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强加给发展中国家,作为人道主义援助的先决条件。
19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凭借强有力的领导和务实态度相结合,实现了蓬勃发展。中国继续保持着高瞻远瞩与开放态度,即将恢复其世界领先大国的历史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