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就业仍需引起社会关注
2014-11-15 10:37:37 来源:中国就业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以耕地为生的农民如何解决失地就业问题、如何提高就业质量,就成了社会各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以耕地为生的农民如何解决失地就业问题、如何提高就业质量,就成了社会各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失地农民群体及就业现状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需求量也随之加大。作为公安县青吉工业园发展的核心地带、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城市建设的延伸区域,从2011年以来,已征用杨家厂镇福利村农民承包土地1667亩,涉及农户320户,占全村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26.3%。全村因征地而失去和即将失去全部或大部分承包土地的农民达到2022人,占农村土地承包人口的45.6%,其中失去和即将失去土地的农村农动力1100人,占失地农民的54.4%。这部分失地农民群体,虽然得到了征地补偿,但解决长久生计仍是一个大问题,就业仍成为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通过实地调查,目前失地农民群体按照失地前后生活对比,可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征地前后生活没多大变化,反而因土地被征用而略有结余,这一类约占全村人口的0.5%;另一类是征地前本来就处在贫困边缘,征地后反而因土地被征用生计更困难,这一类约占4.45%;再一类就是征地前后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反而还略有下降趋势,这一类约占95%。这部分失地农民多以种地为生,且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技术和经营经验,没有其它出路,其基本生活状况令人担忧。总体看,失地农民就业不稳定和未转业人数占绝大多数,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失地农民就业难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年龄大、知识匮乏、专业技能薄弱,加之入住园区并投产企业人多岗少、竞争激烈,更是导致失地农民就近就业雪上加霜。当前,两类失地农民就业最困难。一类是女35岁、男45岁以上的大龄失地农民,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够稳定。二是以传统农业为生的失地农民,由农民转为工人能力较差,失地即失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面对就业处于劣势的失地农民,社会各方均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技能培训形式单一,现学现用难。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其中失地农民的受训人数也较多,但大多停留于理论知识传授层面,实践操作能力不够,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收效甚微,造成了部分人、财、物的浪费。
二是工作报酬期待值高,安心务工难。受外界“高价农民工”风气的影响,部分失地农民对工作报酬期待值较高,在就业过程中是“不比技术只看薪酬”。园区企业不敢聘用这些疲于观望薪水、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失地农民。
三是创业激励政策缺失,自谋出路难。尽管现在有创业贷款政策,但其提供资金额度低、等待审批时间长,无法满足创业需求,加之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举步维艰。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建议
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去土地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视。笔者建议:
完善就业平台,引导失地农民正确就业。一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渠道,努力提供较多适应失地农民就业的机会。二是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分类指导,加大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力度,加快促进就业步伐,让失地农民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所在,理性择业。三是要从实际出发,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实事求是地制订有关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准入、贷款、行政收费、办证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鼓励和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推行“订单用工”,确保培训用工相统一。一方面,入园企业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牢固树立“想入园,先培训;要用工,选农工”的思想,及时向劳动就业部门反馈用工需求情况,不断提高企业用工力度。另一方面,就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努力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岗位作为义务和责任纳入征订招商引资协议中来,协调占地企业,将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优先交给当地农民,着重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同时,就业部门还要与入园企业联手,采取“订单用工”模式,发挥政府资源优势,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量身定做”大批量的专门人才,减少其培训时间和成本,从根本上缓解“学无用武之地”和“招工难”等问题。
完善建档跟踪管理机制,提高就业率。就业部门要根据失地农民自身条件和要求,严格实行“一人一卡”的建档跟踪管理制度,准确掌握每位失地农民的培训和就业情况,并适时根据失地农民和用工企业要求,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和培训,促进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遵章守纪、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率。
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征地安置方式,建立解决失地农民长久生计的长效机制,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深化征地安置体制的改革,除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征地,按既定政策实行货币化补偿外,其余形式的用地也可以按农民用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使农民成为该企业的股东,享受企业经营成果,将失地农民的利益与企业发展融汇在一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yuanpf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