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新区崛起,首选人才引领战略
2013-04-22 09:18:58 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信息中心 作者:爱博仁摘编 浏览46次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舟山群岛新区,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这预示着新区时代的到来。怎样圆“舟山梦”,把绘就的建设蓝图变成现实,笔者认为,实施人才引领是舟山群岛新区崛起的战略选择。
一、人才引领的科学界定
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规划瞄准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目标是拉动整个长三角经济增长。而人才资源作为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动力引擎,作为实现重塑动力机制、转变经济形态、突破城市功能的关键要素,必须发挥人才这一原动力在新区崛起中的引领作用。
“人才引领”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潮头领导或前边引导的作用,也就是说,人才的质量、多寡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质量。也就是说,引进一个人才,创新一项技术,开发一个产业,开拓一片市场,形成一方优势。一味地人才和技术引进,只能跟在其他地区后便。只有实施人才引领,才能创新发展赶超。
过去无论政府还是学术界,多提“人才支撑”,但随着人才在经济社会中作用的提升,新经济的崛起与成功靠的是“人才引领”,人才也有支撑作用转化为引领作用。
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必须实行人才引领战略
首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靠人才引领。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工作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是历史的昭示:领军人才是时代发展主流的领航者。无锡工商业发展较快、宁波城市闻名全国,都是人才引领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领军人才是创新发展模式的先导者。领军人才拥有折占据着竞争的主动权和后发优势。再一方面是国际化的召唤:领军人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决胜者。领军人才决定着国家和地区世界大舞台上的高低。
其次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存在的不足,利用后发的特点,全面推行人才引领战略。从优势讲,一方面,海洋资源尤其是“港、景、渔”等海洋特色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区位优势十分显著,扼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T”型交汇要冲,是江海联运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再一方面,产业特色鲜明,尤其是现代海洋经济、临港产业明显,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但劣势同样凸出,典型的就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科技起点很低,企业科技含量低,规模比较小,创新型人才短缺严重,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科技人才吸引难,产业科技力量弱。根据
三、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人才需求
根据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规划的人才数量定位,根据舟山人才中长期规划,目前需要各类人才大约需要47万,2020年大致在75万左右;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人才层次定位来看,舟山群岛新区既需要顶层设计的高端人才,也需要一线操作生产的实用性人才,需要策划人才、商业人才、管理人才、领导人才、科研人才、技术人才、操作人才等等,尤其需要各行各业的大师级人才,特别是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式的战略型人才,象里根式的规划了整个20世纪末到21世纪引领世界消费、保证美国经济领先潮头的规划大师人才,象钱学森式的科技人才,象范蠡、胡雪岩式的商业经营型人才,象荣德生、荣宗敬兄弟这样优秀的工商业人才,当然也需要象“五金大王”叶澄衷、世界船王包玉刚、影视大王邵逸夫、水泥大王张敏钰、杂粮大王傅在源、地产大王张济民、棉纺大王陈廷骅、毛纺业大王曹光彪、钟表大王李惠利、娱乐大王邱德根、春卷大王范岁久等实业人才。根据《舟山群岛新区人才白皮书》,舟山目前共有15类产业和行业需要大量的岗位人才,所需人才包括77个类别,402种岗位,其中特别急需岗位143种。
四、实现舟山群岛新区人才引领战略的保障
为实现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人才引领战略,必须保持大批各行业的高端人才做支撑,采取人才决定产业发现、实现对先进地区赶超的政策,实现前沿技术领域人才的超前集聚优势,以前瞻性眼光、大海般的胸怀,广泛吸纳人才。
(一)引进保持人才的政策策略。一是创新高端人才引进待遇政策。一方面全面落实《“智汇群岛创新引领”5313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人才科技政策,致力打造新区人才高地;坚持实现三个并重,即人才引育并重、人才政策向个人优惠倾斜和优化社会环境并重、科技创业和创新并重。另一方面创新定居人才社会福利政策。确定较高的社会福利标准,增加社会福利模式的选择,完善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突出人才群体的福利保障。再一方面创新人才支持服务管理政策。创新公共服务政策(包括教育政策、卫生政策、居住政策、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提振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人气;创新经济发展政策,引导人才按新区产业规划流动;创新社会管理政策,引导人口按新区发展需求有序流动。二是创新任使重用人才的方式策略。一方面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培养人才。按人才特点规划产业布局,优先保障人才定产;人才投入优先保障,让人才选定产业走向;人才服务优先保障,确保创业创新环境。另一方面以领军人才确定产业链,根据“人才链”打造“产业链”。针对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人才链”;根据发展阶段打造“人才链”;结合产业环节打造“人才链”。再一方面创新用人机制,推行“柔性人才”引进。但求人才为新区所用,不求人才为新区所有。借用外智外脑,不断集聚人才智力,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突破人才身份定位,实现人才共享。
(二)创新人才引领作用发挥的平台。一是以产业集群促进引领人才集聚。形成专业分工互补机制、交易成本机制、知识外部性机制、交流创新机制、竞争合作机制。二是实现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产业集群是人才集群形成的基础,人才集群是为某一区域的产业集群服务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人才集群得以实现。三是实现人才集聚与自主创新融合。拓宽人才政策创新思路;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四是发挥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优势,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并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能为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人才集群能促进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五是发挥支柱产业集群效应,引导人才向支柱产业集群。“产业搭台,人才唱戏”,注重发挥人才规划的“龙头”作用,注重人才政策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注重发挥重点企业在促进行业人才集群中的主体作用。
(三)创新创业的平台支撑策略。一是加强重点建设领域和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明确重大项目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总体目标,重点培养和引进重大建设项目,积极引进和建设涉海高新技术项目,加强现代服务行业项目引进和建设。二是加强重大项目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实行重大项目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人才流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重点项目人才发挥环境机制。三是推进重点项目人才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重点项目主要管理人才要由组织安排。完善大项目人才奖励机制。完成预期项目建设,实现预定产值目标,经济上要重奖,政治上给待遇,社会上多宣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障。积极引进自主创新人才,注重人才开发。做好企业项目信息服务工作。抓好就业信息对接;完善岗位对接;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对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责任编辑:abler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