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冕之王”风光不再
一方面,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媒体,却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许多媒体还抱怨找不到理想的毕业生。
新闻类学科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我国高校招生目录里已经存在多年。“无冕之王”的称号和理想主义的光环,让新闻学类专业备受考生和家长的追捧。从1998年开始,新闻学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逐年飙升,有时甚至超出一本线40~70分。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传媒业的入行门槛高和传媒人才所应体现的价值。
在很多人印象中,新闻学类专业应该好就业,实际上,新闻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并不高。这点可以从教育部有关部门公布的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的本科专业就业状况来证实。
据相关数据表明,不少知名高校新闻学院新闻学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都已经大幅下降。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知名新闻院系分布较为集中的城市,新闻学类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方面,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媒体,却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许多媒体还抱怨找不到理想的毕业生。究其因,传统的新闻教育出了问题,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综合、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随着我国传媒业逐步接轨国际,各个传媒集团不断整合,推陈出新,市场的竞争加剧,越来越需要适应新的传媒业态、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类毕业生。
传媒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导向
有调查显示,传媒业现急需三类人才:一是上岗后就能补位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三是精通新媒体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2008年11月,中国首届媒体融合高峰论坛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召开,诸多传媒业精英云集,体现出对媒体融合人才的急迫需求。许多媒体老总当场提出用人需求、“预订”该院毕业生的就超过百名,有些新媒体甚至表示“有多少要多少”,而该院培养的首届学生只有86名。
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到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之多。新媒体人才急缺的岗位,不仅包括各传统媒体纷纷自建的网站,也包括发展快速的新闻门户网站、专业网站,还包括极具潜力的掌上媒体、金融机构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等未来“新新媒体”。这些单位,几乎都是盈利能力强、收入水平高、具备国际化视野、态势良好的优质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高钢教授指出,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新闻院校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虽被很多高校重视,但说易行难,学校难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缺少真正基于未来媒体形态的技术环境。说到实践环境,举个例,金陵学院的媒体融合实验室里,大三学生小张的学习内容包括参与报纸、网站、广播电视、掌媒的采编、制作甚至经营等工作。这里,“主编”“记者”实际都是学生。“记者”们平时在学校里发现有意思的新闻线索,跟踪采访后完成稿件写作,通过实验室的采编系统将稿件传给编辑小张。小张进行简要的校对和修改后,再发给“主编”和“总编辑”(由老师担当),“总编辑”再帮助学生分析、指导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全真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可以到实验室里写稿,开统筹会议,跟老师一起探讨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全真环境,学生真正提前得到了实践锻炼,也实现了他们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日后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现在你能想象聘请一位不懂电脑的记者吗?十年后你同样不能想象聘请一位不能跨媒体工作的记者。”
对于刚刚过去的奥运会,人们在记住体育明星那闪耀瞬间的同时,也会留意到一旁那些手持麦克风和“长枪大炮”(专业新闻摄影、录影器材)的记者们。印第安纳星报派出了一名“背囊记者”Matt Detrich全程报道奥运。
所谓“背囊记者”,就是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的全能型记者。这些记者背一个包,里面有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记者随时随地记录下突发的事情。MSNBC网站的普勒斯顿·门登霍尔就是“背囊记者”的典型,他历时半个月,穿越阿富汗,发回了大量的文字稿件、静态照片、录音和录像等,在广播台和网站播出。
可以设想,你在路上看到一位突发疾病的老人倒地,好心路人现场施救。作为记者,你的职责就是记录下事件本身,并告知公众发生了什么。于是你迅速拿出摄像机,将事情经过录制成短片,在笔记本电脑上简单剪辑,通过系统发到主编那里,以视频新闻即时播出,同时你撰写的消息稿发布到了网站上,并且还配有你用数码相机拍摄下的清晰的画面……这个时候的你,就是全能记者。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许多好新闻往往都是“抢”出来的。培养专业全能记者,也是目前媒体融合形势下的必然需求。
资深的媒体专家陆小华曾经表示:每一个时代都会发生一些规则性变化。就以新闻观为例,在报纸时代,“昨日”发生的就是新闻;在广播时代,“今天”发生的才是新闻;在电视时代,“现在”正在发生的才是最符合要求的新闻;而在网络时代,与全球各地正在发生的新闻同步报道才叫新闻。人们曾经很长时间不承认网站是媒体,现在终于承认了。承认了网站是媒体后,就要研究网络媒体会产生什么影响,会产生什么新问题。更值得我们注意的规则性变化是媒体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新闻信息业与其他行业互相进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如何培养媒体融合形势下的新型人才——全能记者?这无疑需要技术平台的有利保障。一些高校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色。如以理工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传播学网络传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理交叉的宗旨,强调应用训练的重要性,以多媒体技术、网站策划设计和网络信息管理为办学特点,探索出一种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的教学模式;如中国农业大学的传播学专业立足农业信息传播,特别是科教影视传播和农村传播领域……
除此之外,高校还在尝试新专业及方向的开设,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已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2009年,该院又将招收国内首批掌上媒体专业方向学生。掌上媒体?很新鲜吧。在手机全面迈入3G时代的今天,掌握手机媒体特性并熟悉其信息发布流程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掌上媒体专业的开设,为新时代的传媒人才培养提供契机。要知道,新时代的传媒人,就是要掌握传媒业最前沿的发展情况。
学生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新闻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新闻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应当怎样学好专业,需要达到怎样的能力才算理想的新闻传播人才呢?
首先,学生不能坐着等待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而是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要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能力,如:媒体集团化对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需求增大,学生就要有意培养自己管理和营销方面的能力。
再次,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着更大的职业压力,如果没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是很难胜任的,对于缺乏锻炼的“80、90后”一代尤为突出。所以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那种闷在办公室写新闻、靠文件资料写新闻已经不太适用了,只有从第一线及时发回的有价值新闻才是受众所欢迎的新闻。
工作经验就是最大的就业砝码,大多数新闻单位都青睐有新闻从业经验的毕业生,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利用好在实习基地的机会,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新闻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 “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
房地产业新职业:验房师 10月27日,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正式启动《验房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 “…[详细]
一位职场老前辈厉害总结的心得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详细]
在不冒犯对方的情况下 优雅地结束对话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正当您在会议上与某人交谈,却从中意识到对话结束了!虽然你们都还在为延续对话而做出贡献,但却只是在运…[详细]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